《合肥社区大学家庭教育父母“童”学公益课堂》观后感

浏览次数:1281      时间:2019-09-07

瑶海区大通路小学新海校区

四(7)班丁勇智家长

2019年5月



今天非常有幸能观看到司教授对于家庭教育的精彩演讲受益良多,也引起对于身为父母的“我”多方面的深思:我是一个怎样的家长?作为家长我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在家庭教育中我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呢?......

首先,我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长呢?我从小生长于纯朴的农村家庭,接受了知识文化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但第一学历并不高,整日奔波忙碌于工作、家庭、孩子之间,尽自己的努力关注着、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但偶尔也会把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情绪化的带给孩子,因为孩子的弱小,不知反抗,他只能被动的接受了;今天的学习,使我认知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榜样、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绝不能只要求孩子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其次,作为家长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望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现在社会的大教育环境使得我们家长是那样的急功近利,自己达不到的总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总在想:他家孩子怎样了?考什么证了?学什么了?......因为各种虚荣心而攀比着、焦虑着,身在“城”中我也常常陷入其中,唯能庆幸的是,在不得不为孩子筹划和增加一些知识、技能、兴趣的同时没忘记常提醒自己:作为家长我们是普通人,孩子也只是一个平凡人。身心健康、快乐的长大才是最重要的!未来不管他长成大树还是小草、是红花或是绿叶?孩子 -- 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他本身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最珍贵的!

我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呢?希望孩子更优于自己是每个家长的本能,听了司教授的课,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家长如何引导、如何激发很关键,但是每个孩子又是不同的,家长的素质、生活的环境等等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甚至波及他的一生。

所以,作为家长,我可以和必须引导教育孩子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其一、培养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当中,只有让孩子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换到主动学习并掌握学习的方法才会一生受用无穷,从而做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具备丰富学识正能量的人。

其二、在学校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品行更胜于分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引导孩子多学习赞赏别人的优点,多和别人“攀比”好的品德行为、好的学习方法。

其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的事没有小事,他想为别人或集体做一点好事,我们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他犯了错,不能因为事小我们就不制止、不惩罚。何谓“成功的人生”?何谓“优秀的人才”?社会上不乏曾声名远播的政客晚节不保,曾名利双收的商人最后劣迹斑斑。所以家庭的教育和引导更多的要注重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总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与摸索中放慢脚步,陪伴着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期望我的孩子能品格端正、学识渊博、思想睿智,身体与灵魂共成长,乐观的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压力,淡定的面对人生中的喜悦、胜利和成功!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