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社区大学家庭教育父母“童”学公益课堂听后感
浏览次数:1317 时间:2019-09-07
5月8日接学校老师通知,网上观看了合肥社区大学家庭教育父母“童”学精品课堂的直播。聆听了司有和老师的讲座后,可以说对儿童教育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我女儿今年8岁,因月份小就读于瑶海区蚌埠路第四小学一年级3班。女儿各学科成绩中上,平时课外也会学习跳舞、弹琴、硬笔书法等等。在外也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平时她放学后回家,到家后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主动练琴,有时还帮家长做些小事。女儿在学习、生活方面让我这个家长还算省心。但是孩子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如何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科学、正确的教育是我非常困惑的一件大事。此次听了专家的讲座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一、与孩子平等相处,共同成长。
面对孩子,不居高临下以家长姿态面对孩子,而是平等与孩子相处,不敷衍孩子的任何问题,任何需求。无论家长在单位工作多忙,回家后都一定要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玩耍。
二、家长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出尔反尔。
只要能做到的,或对孩子许诺过的一定要做到,不食言;反之,如果不能做到,就一定要对孩子实言相告,不管幼小的孩子如何无理取闹,哭得如何惨都不能让对孩子说谎,“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原则。
三、敢于放手,做个“懒”家长。
所有的家长都非常爱孩子,但爱孩子要有个度,过度的爱就是溺爱,就是束缚孩子的手脚。适度地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尝试孩子力所能及份内的事情,而不能替孩子包办一切。孩子的事情就应该有她自己来处理,大人过问多了,孩子就有了依靠。
四、要时时鼓励孩子,做到正面激励。
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哪怕取得点滴的进步,都要趁机给予孩子鼓励,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信心去征服他前面的征程。“你能行”,“别人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只有努力才会有成绩。慢慢向孩子灌输这些人生准则。
五、正确疏导孩子,帮孩子减压。
有时考得不理想时,回家后胆怯地面对家长时,需要告诫孩子,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考得不好说明过去学得不好,只要以后多努力就行了,争取下一次考得好一点。而不是痛斥和责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位老师专家的话语给了我们各位家长指明了家庭教育的大方向。感谢举办此次活动的各级部门,给予我们家长一次极好的学习。谢谢。
蚌埠路第四小学一(3)班刘星语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