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大少年班学生成长历程中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浏览次数:1235 时间:2019-09-07
5月8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由一场科大少年班司教授主讲的有关家庭教育对孩子重要性的演讲。期间穿插不少少年班孩子的种种教育心得,种种实例,听后感触颇多,现简述几点来与各位家长共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但是,多数家长往往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上,而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被重视。其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才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承担这个责任,应该高度重视。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庭应当怎样去做呢?
首先、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家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噪子,音质纯美、音域宽广,这就为培养他们成为歌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性;有的孩子生来好观察,这就为他们学绘画、搞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学理科搞思辩可能有乐观的前景……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再次,家庭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
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生活技能”,不单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能力。这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也是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儿子小文是全家人的心头宝,因为自己是专科毕业,爱人是中专学历,深知当今社会中生存不易,所以我们全家对小文的期望一直很高,一家人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平时除了学习,从不要求儿子做其他事,就希望他以后能够有出息。
每天跟进儿子的学习情况,可以说是我和孩子妈的重中之重,稍有差错我就忍不住教育孩子,有时候为了让儿子长记性,打,骂等都会用上,但这样渐渐的我发现,自己越是陪孩子写作业或帮他检查作业,儿子越是反抗,有时候还故意搞破坏,跟着自己对着干,有时还故意激怒我,结果导致其越来越叛逆,学习也开始不稳定,时好时坏。听了司教授上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但若不知如何施教,教什么,怎样教,很困惑,不得要领,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孩子能否接受家长的教育,关键取决于孩子在内心如何看待家长,如果孩子根本就厌烦,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长的引导,这种情况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没用!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我们做父母的身上的优缺点在孩子那都会体现放大,发现缺点,如果不加以纠正,久而久之,缺点就会变成“毛病”,甚至会变成别人厌恶的毛病。如果及时的加以纠正,从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至少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会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会有能力和其他人竞争
家庭教育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贵在坚持,贵在同心。我一直在努力着和孩子共同成长!
蚌埠路第四小学二一班
吴博文家长 吴越
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