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直播课堂观后有感
浏览次数:1139 时间:2019-09-07
今天学校组织大家观看了由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社区大学、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主办,瑶海区教育局、瑶海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平东校教育集团南陵路本部承办的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网络直播课程,此次课程是由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研究的资深学者,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少年班的直接参与者司有和教授主讲。这次的课程内容主要由四个方面来给大家讲解:一、当今家长的机遇和困难;二、家长不会教,咋办?三、孩子不听话,咋办?四、家长学习没有效果,咋办?这四项内容是目前大部分家庭在孩子教育上都会遇到的问题,听完司教授两个多小时的课程,感觉意犹未尽,课程内容由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更将自己身边事或亲身经历带入课堂中,用朋友交谈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更是让我自己收获颇丰。
司教授在讲课中提到,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有效的执行,方法再好也是因人而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是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起跑线”是从哪开始的呢?以什么为标准?让的我们正确认识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在0-7岁属于早期教育机遇期如果没有做好,可以在8-18岁的诱发机遇期教育,通过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水平,也可以促进智力的快速发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项内容“教不了孩子,咋办?”,因为这正是大多家长面对学龄后孩子遇到的问题。首先谈到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希望找一个好的学校,自己就不用操心了,挤破头的想上进入重点小学、初中、高中,而并不关注孩子自身的情况,甚至是寄宿学校,家长就省心了,表面上孩子这段时间是有所提高,但是不能一辈子都在这样的学校中管制呀!在家里总希望自己说一句话,在孩子身上就能见效,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或老师就能立马起到好的效果。提高孩子还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主要解决知识的提高,家庭教育解决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还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期教育好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这部分家庭大多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医生或知识分子家庭,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可能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机会,但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起点,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要纵向自己与自己比较,只要有进步就应该肯定,就是“赢”。我们主要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孩子的兴趣、好习惯、自觉性、注意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品质。还向我们指出了最好的管是“不管”、树大自然直、顺其自然的误区。并用几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了很多早期学习很好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疏忽,染上网瘾最后悔恨不已,无奈是社会太复杂,是环境太险恶,是孩子太单纯。所以不管是肯定不行的!对于自觉性优秀的孩子可以顺其自然,但是对于自觉性不高的,甚至本身有些问题的孩子,就不能顺气自然没要引导孩子走向正轨。
对我们家长也提出“一个原则,三句话的要求”,原则就是:以身作则,自己能做到的再去要求孩子,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去要求孩子,孩子怎么能去心甘情愿的听取你的意见。家庭中的意见要统一,有分歧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私下解决,不然给孩子也有错乱感。最后就是父母的能力有限,在孩子面前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适当的示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三句话:1.准确的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2、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找到能解决的人。3、协同这个人把这个问题解决。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直播课堂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要有一定的策略,不要通过“命令式”、“任务式”的态度这样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有好的方法不见好的效果,对于好的习惯、方法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能够让孩子接受,这是家长应该多去思考和探索的,不接受是因为你没有能说到孩子心里去,可以多试几种方法,让孩子自己主动接受比强压式有效果。再次感谢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司教授带来的这次精彩、生动又让我受益匪浅的演讲,希望学校也能够多组织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下,让孩子能更快更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高宇轩家长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 二(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