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母“童”学公益课堂 观后感
浏览次数:1149 时间:2019-09-07
二(4)班 沈雯雯家长
非常感谢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合肥市教育局以及司有和教授为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家长带来了精彩而又非常实用的家庭教育父母“童”学精品课堂课程,能让我们这些家长们充分认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困难点,为我们父母指出了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庆幸在小孩教育的关键期我们家长能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这堂课将是我们家庭教育过程的一盏明灯,从此家庭教育不再黑暗中摸索,而是有了方向的指引。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个结晶,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穿衣吃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小孩起到的是直接耳濡目染的作用。一个小孩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格就是这个家庭优秀品格的提现,一个小孩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很多时候也是这个家庭,这个父母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小孩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父母有责任为小孩提供一个家庭和睦,家教严谨,家风淳朴的成才环境。将小孩培养成一个心智健康,学业优良,身体健全的孩子,为孩子以后赢得一个智慧的人生。
世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我们实际教育小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里司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答案。
司教授告诉我们:
0-7岁是我们早期教育机遇期,这是活动技能关键期,小孩2.5岁时候脑重量等于成人70%多,7岁时候脑重量等于成人91.4%。这个时期正是小孩智力和行为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养成的不好习惯很难改。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是这个道理。
8-18岁是早期诱发机遇期是成年之前一个快速发展机会,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家长可以有意的通过提高孩子的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水平,可实现孩子快速发展。可以不露痕迹的有意识的诱发孩子向固定方向发展。包括,广泛浓厚的兴趣品质,专一强烈的注意品质,高度的自觉性品质,不甘落后的好胜攀比品质,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这些将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司教授还告诉我们:
孩子不听话是家长话说错了,话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家长不能一味的强制命令,简单批评,拿孩子和别人对比等,这样越强制越逆反,要用诱发模式。让孩子听话要不露痕迹,不要暴露教育意图,最高境界是教育了孩子还不知道是教育他,这样就不逆反了。家长有时急于求、不够耐心,希望一句话就起效,想找到现成的方法一用就灵,希望找一个不用自己费心的学校(把责任推给他人)这都是不对的。
一个好家长要满足一个原则三句话;
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1.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先做到。2.长辈们意见一定要一致,不然小孩会不做所措,也会寻找靠山。3.父母能力弱的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要敢于承认,降低标准,自己水平不高不要让孩子强制听自己的。
三句话就是:1.准确的判断孩子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家长很容易错判,判断错了就会越处理越错。2.家长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设法找到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3.协同这个人把问题解决。要给孩子做工作,让孩子能接受这个人的帮助。这三句话合成一句话,自己不会找会的人。
最后司教授告诉我们很多家长看了许多书还是教不好的原因是:1.光追求解决怎么做,没有解决愿不愿意这样做,没有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的问题。2.很多方法与实际不符,如小孩成绩本来就不好非要送重点学校,小孩就会自卑,适得其反。等等。
通过本次讲座我不仅仅学到了教育小孩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教育小孩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后续我会更加深入的与小孩多多沟通,切实站在小孩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大人的思维,想当然的发号施令,争取以坚持不懈的信念做个合格优秀的家长,协同学校和社会将小孩培养成一个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优秀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相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