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 应该纠正的是家长——中科大司有和教授讲座观后感
浏览次数:1254 时间:2019-09-07
学校:合肥市瑶海区行知学校
班级:八(19)班
姓名:胡静雯家长
指导老师:倪泽民
今天在网络上看了由合肥市瑶海区教体局承办的合肥市家庭教育直播课堂。在这个视频中有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司有和教授讲授的关于《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的主题讲座。司有和教授介绍了几位科大少年班走出的成功人士。他们走入社会,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司有和教授介绍了他们少年时期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的成长历程,用现实人物与典型事例传授给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
“孩子不听话,应该纠正的是家长”,司教授的这句话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孩子今年上初二了,自孩子上六年级开始,我们就时常发生矛盾冲突,意见不一致,从孩子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她强烈的自我意识,每当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之后,总是后悔反省,但是有用吗?关键是当时能否控制住。司教授说,在科大少年班的孩子基本都没有出现过“逆反期”,这样家庭里面的家长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早期诱发关键期的教育。孩子之所以出现逆反,是因为家长的说话方式不对,“没有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是家长要解决:怎样说,孩子才愿意听。逆反心理不是必然的,逆反期也不是不可逾越的。
当今网络时代,由于网络冲击,大大的降低了家长的威信,孩子从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信息比家长还要多,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现在的家长要不断的学习家庭教育方法提升自己,做个智慧型家长,应对“逆反心理”,只能“诱导”,不能指令、不能强制,越强制,越逆反。
司教授说,8-18岁的孩子正处于早期诱发机遇期,这是一个没有回头路、决定他们一辈子的机遇期:早期诱发关键期。如果有办法让他具备少年大学生所具备的多种优秀心理素质,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提高兴趣、习惯、自觉性、注意力、自信心、好胜心、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水平,那他的智力就可以获得快速发展。
“诱发”两字具有很深的含义,是引导、是不露痕迹,不是强制和指令。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来激发孩子内在的源动力。当然“不露痕迹”,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需要家长用心去思考,用智慧去应对,用行动去感染。司教授通过很多成功家教和自己教育孩子的实例证明了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先铺垫法、欲留先纵法、预留缺口法、借题发挥法、认同再议法。这些方法需要家长有心、留心、用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加强亲子沟通。
认同再议法,是与孩子沟通时,非常重要的方法。当与孩子意见发生矛盾时,孩子不愿意听我们意见的时候,此时首先表示对孩子意见的“认同”,认同不是同意,是策略,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继续听我们说话。这也是当今我们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出现逆反时,需要学习的方法。就像有的孩子说的,“你说的话都对,我就是不愿意听”,这可不是一两个孩子的想法,家长应该反思一下,你说的都对,但可能说话方式有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不顾场合、不讲策略的说教,最需要的是理解、鼓励和呵护。所以孩子抗拒的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
司教授没有讲述过多的大道理,也没有空洞的理论,他通过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鲜活的实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教课,时间不知不觉过了2个半小时,我们都感觉意犹未尽。直播课堂在线人数一度增加,达到了36万人,聊天区留言踊跃,非常感谢这次合肥市教育局、合肥社区大学主办,瑶海区教体局、和平东校集团承办这样的家庭教育父母课堂,也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家教课堂,给我们时常迷茫的家庭教育带来更多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