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用心聆听——观《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有感
浏览次数:1117 时间:2019-09-07
学校:合肥市瑶海区行知学校
班级:四(5)班
姓名:余沐涵家长
指导教师:费冬梅
许多家长也许和我一样,在孩子的教育与陪伴中,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作为新时代的爸爸妈妈,我们需要快速从为人子、为人女的角色转变成为人父、为人母当中去!作为第一次当爸爸妈妈的我们,面对孩子的各种特质与个体的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拿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现在的孩子,可能更多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与理解,而不是无休无止的唠叨与要求!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毫不例外,也要变得更好!
在用心聆听了司有和教授的讲座后,对于孩子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懂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司教授对于孩子早期教育机遇以及早期教育诱发机遇给予了很好的诠释。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家长给予他(她)什么样的暗示与引导,对孩子后来习惯的养成以及主观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孩子在这个时候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见着人会分清长幼及性别,招呼人也彬彬有礼;而有的孩子则是长幼不分,甚至见着人躲而不及!这可能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的爸爸妈妈,愿意带着孩子去尝试,甚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孩子。反之,有的爸爸妈妈,粗暴无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些不好的言行就潜移默化的被自己的孩子照单全收!所以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父母的引导与自身良好的言行习惯有多么的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个人认为,父母的参与不能等同于父母的干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爸爸妈妈的附属品,他(她)们有思想,有见解,更有自我的判断能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任何决定,多给孩子出一些选择题,而不是用判断题去评判他(她)的对错!与孩子的交流不能用家长的高姿态去做、去说,而更多的是以一种平等,探讨的方式去沟通。现在的孩子,家长越是步步紧逼,他(她)可能越是止步不前!有时你会觉得孩子怎么老是跟自己对着干,怎么不听自己的话!哪怕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孩子也未必会领情!原因就在于,他(她)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想法,当他(她)的想法与爸爸妈妈的想法没有达到预期的统一,他(她)宁可违背爸爸妈妈的意愿,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说,这个孩子是不是进入叛逆期了呀?其实也不全是如此,可能他(她)只是不能接受你的这种说法,也可能是他(她)不能接受你这种说话的态度!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寻找一个让孩子愿意接受的说话思维或态度,或许根本不存在叛逆期一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喜欢攀比,有的孩子好胜心很强,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作为父母的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些都是不好的人生态度。但是听了司教授的一番言论与相关案例,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这些存在孩子身上的特质,并非有害的,只要得到家人正确地引导与推进,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我想用女儿经常说的一句话来做个总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之不乐”。孩子是自己的,但又非是自己的,孩子成长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而非替孩子做判断,做决定!良好的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需要建立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之上,而非高高在上的父母俯视低头不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