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必以其道——听《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有感
浏览次数:1116 时间:2019-09-07
学校:合肥市瑶海区行知学校
班级:五(2)班
姓名:李旭东家长
指导老师:高晓慧
有幸在淡阳初夏五月天里,聆听了由合肥市教育局、合肥社区大学主办的家庭教育父母“童”学精品课堂《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一场听觉盛宴,主讲人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有和,司教授幽默风趣,讲的通俗易懂、娓娓动听。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在与我们闲话家常,以至于让人觉得一上午时间弹指而过,仍觉意犹未尽。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为人父母者皆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是;很爱却不小心溺爱,很想教好孩子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我们都在苦苦的上下而求索。司教授刚好讲的都是我们这些家长对于教育孩子学习方面的无助和迷茫,也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面临的问题。当我们在为那些12岁、13岁就已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孩子啧啧嗔叹的同时,懂得了早期教育机遇期是(0一7岁)孩子各种活动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难得、没有回头路的大好时期,让我们知道了即使错过了早期教育机遇期,还能在孩子(8一18岁)早期诱发期机遇期里进行补救。在早期诱发机遇期里如何不露痕迹的“诱发”孩子的自信、注意力、良性的攀比心等非智力因素,更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重中之重。
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来都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在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存在如司有和教授在课堂上所说的:如“急于求成”,“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最好的管就是不管,树大自直、顺其自然”,“是否成才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等等方面的误区。曾几何时,我也是在教育孩子时犯这样的错误;当孩子语文成绩不好也不爱课外阅读时,我虽以身作则陪同他们读书,但当他们已经养成爱看书的习惯而成绩仍上不去时,我会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忍不住对他们横加指责,而忘记了文化底蕴的熏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以免让自己的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而忘记了给孩子灌输只要和自己的过去比,有进步就是赢的思想。常在忙于工作疲于管教孩子时、在孩子叛逆顶撞时,又拿“对孩子最好的管就死不管、树大自直、顺其自然”来搪塞自己,而没意识到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的越来越差。时常又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又拿“是否成才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来安慰自己,而忽略了真正会做人的孩子一定成才,真正成才的孩子也一定会做人的道理。
通过这次两个多小时的学习,让我们家长意识到平时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误区,教会我们在面对孩子不听话时可以实施的五种方法,更让我们明白了作为家长以往学习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却没有效果的原因:原来方法只解决能不能做,并不解决愿不愿做;我们不明白教育孩子方法的效果与该方法的使用条件有关;我们常只知道询问“怎么办”,不知道自问“为什么”。课程的最后让我们顿悟“爱子必以其道”的道理,真的是收获满满、受益匪浅。为人父母,也是一场修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常学习、常反思以不断提高自己,努力修行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