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童”学与“童”成长---观司有和教授讲座有感
浏览次数:1184 时间:2019-09-07
学校:合肥市瑶海行知学校
班级:一(10)班
姓名:陈佳杪家长
指导老师:张丽萍
此时提笔,我内心充满感激,是一个站在领奖台上的主角,有太多感情的话想表达出来。感谢市教育局为家长们提供这么优质高效的父母“童”学课堂,感谢孩子的班主任让我记录心得,能有机会认真对待这场家庭教育讲座,更感谢全程站在台上,朴素亲切地呈现家庭教育方法的司有和教授。真实丰富的案例,生动真诚的分享,司教授为我们家长送上了一份教育营养餐,品尝美味、吸收养分,回味之时心里有感触,思想有碰撞,在此选择用笔尖传递我的所思所感。
向父母一代人致敬
听到和蔼的司教授在讲述培养自己孩子的经历,我的脑海中不自觉地回想自己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一幅幅画面突然涌现,让我明白,一直是父母的榜样力量引领我前行。
作为80后孩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勤劳朴实的父母。我的父亲读了几年书,却能记忆比好账;母亲目不识丁,却常常为儿时的我提供日记素材,这样平凡的父母给我的记忆总是温暖如春。曾记得,上学的清晨,母亲永远为我备好早饭,那时的我总是羡慕同学手中的热乎包子。曾记得,当我“申诉”奶奶霸道偏心时,妈妈回答的却是奶奶一辈子的坚强睿智。曾记得,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没见你和爸爸吵架?妈妈的笑让我猜了很久。今天听了司教授的讲座,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父母朴素的以身作则。
司教授讲座中提到0~7岁是孩子的早教关键期,我的孩子4岁以前都是我父母照顾教育的。当司教授说到到早教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父母的做法也恰巧印证了这一点。我母亲一直认为学习是大事,除了生病,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上学。当我的孩子两岁多上幼儿园时,冬天起床,有太多不愉快的情绪表现出来。这时母亲选择了“冷处理”,并没有迁就我的孩子。不管天气如何,母亲总是按时送孩子上学,习惯就是这样养成了。现已上小学的孩子,也从未因早上起床而成为上学的阻力,总是准时起床,积极上学。不识字的母亲并不懂得早教,却明白家庭教育中孩子习惯养成是重中之重。
我的父母不懂什么教育理论,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他只知道孩子的教育是家长的责任,培养从一点一滴习惯开始。这样的父母是我的终身老师,向他们这代人致敬!
向成长中的孩子要方法
家庭之中,往往总是家长教孩子如何做,殊不知从成长的孩子身上可以发现教育方法。
有时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以前可听话了,现在突然变得好叛逆。”说到叛逆,司教授告诉我们:逆反不是必然的,逆反期不是不可逾越的。孩子一点点成长,当自我意识增强时,如果作为家长,还用老方法处理问题,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成长中的孩子此时可以做我们的老师,用成长的变化教我们如何做家长。
又到今天的午睡时间了,孩子上床后,还在不安分地动来动去,宝贵的时间在一点点流失,我在努力思索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接连几天都是在命令之下才午睡的。司教授今天提到家长的教育方式,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只是指令式交流。很明显,这个方法果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法。索性我让不想睡的孩子坐起来,并且告诉他:“给你两个选择,第一选择不睡只能坐那不许动,第二选择睡安静的闭上眼睛。”孩子纠结了一会儿告诉我,他选择不睡。听到这个答案,我的内心是波涛汹涌?到底如何让他睡呢?做出自己选择的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有独立自主意识了,我又说:“选择不睡的后果是下午上课精神不佳,这种后果你愿意接受吗?”一年级的她当然不愿意做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呀,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决定还是选择睡觉。
一次午睡对话,孩子其实是我的老师,他的心理需求一直引导我这个家长如何去寻找最佳教育方法,最终用“不露痕迹”的诱导方式让孩子睡了一个自己决定的午觉。今天尝试了司教授的教育方法,作为家长,我收获了对逆反心理的孩子,只能“诱导”,不能指令。这何尝不是家长的学习和成长呢。
向非智力因素寻契机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司教授在讲座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它包括兴趣、注意力、自觉性好胜心、意志力等。智力因素的发掘,学校教育能给予更专业的指导。而非智力因素是需要依靠家庭教育的诱发,这才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所在。
去年我看书备考期间,发现没有太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心想趁机让他学会独立阅读。首先我和他进行了一场谈话,让他理解为什么开始自己阅读,鼓励他像男子汉一样为妈妈分担。然后和他一起挑选最喜欢的绘本,那天他一个人安静地翻阅着绘本。就这样,慢慢的,真的可以独立阅读了。结合司教授的教育理念,领悟原来当时就是一个教育契机,我利用这个契机,有效地诱发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了他的注意力和自信心。
司教授的精彩讲座,如一缕春风吹醒我的心灵。让我更加珍藏父母对我的教育记忆,因为这些记忆能让我在教育孩子时学会换位思考;让我更全面认识孩子身上的成长点,不做高高在上的长辈,而愿意虚心从成长的孩子身上来寻找教育灵感。最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家庭教育的方向,明确家庭教育的任务,学习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家庭教育面前,最重要的要多学习、多反思,做一个与时俱进,与“童”成长的新时代父母。家长的关爱是阳光,家长的教育是细雨,让我们用健康纯净的雨滴滋润祖国的花朵,愿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