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谈 “认 同 感”——父母“童”学精品课堂观后感
浏览次数:1162 时间:2019-09-07
合肥市瑶海区三十九中 九(五)班 殷濡睿家长殷平林
昨日看了《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的直播后,被科大教授司有和先生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直面当下家庭教育痛点的讲座深深打动,颇有感触。
一直以为,自己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自觉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态度、对生存价值都有成熟的认知和实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与孩子相处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总觉得有点掣肘,但又找不到切实的缘由,有时也想,是不是我的思路和方式不对,也去努力调整自己,但效果甚微,甚为烦恼。
司先生的讲座,所列观点都是当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对认同感的表述,虽然司教授寥寥数语,未作为重点内容阐述,但此观点却让我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所犯的重大错误。
潜意识里,家庭之所以成为相对稳定的家庭,就是家庭成员间有一定价值认同、相互接纳和认可的生活习性,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所谓的成熟的正确的观点,让孩子在自己的庇护下成长。殊不知,这样的认知造成了所谓的认同感是孩子对家长的认同,无论家长观点是否正确,行为是否妥当,都会要求孩子被动的接受和认可,对孩子而言,是多么大误区。直至此时我才觉得自己的认知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对孩子产生多么大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不觉间对自己肤浅的认知和自以为是的性格加以唾弃。
孩子已经初三了,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既有学习的压力,也有生活的烦恼还有其他情绪的影响,我更应该尊重孩子,更要以她的角度去关心爱护她,这种顺位的认同感是我需要的,而不是一味的以过来人的经验主义去教育要求孩子,如此,只会适得其反。感谢司先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改变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谬误。
从此后,努力改,与孩子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