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最有出息的孩子,来自于这5种家庭
浏览次数:1480 时间:2019-09-07
来源:育儿进化论(ID:yuerjinhualun)
成都一对双胞胎兄弟昨天刚刚查完高考成绩,哥哥705分,弟弟718分。 看到一条新闻,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家的爸爸妈妈是拯救了银河系吗? 要知道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同时培养出两个。 我相信,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离不开优秀的父母。 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永远是教育孩子的主战场。 父母情绪稳定的家庭 《超级育儿师》跟拍了这样一对母子: 当孩子不停地问妈妈问题时,当孩子哭着让妈妈抱抱时,当孩子玩玩具发出很大声响时,妈妈的反应是: 「不许再问我了!自己记住。」 「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吵吵吵,天天早上这样子!」 后来,节目组安排这位妈妈听一下自己对孩子大吼的声音,妈妈的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她捂着耳朵蹲到地上大哭:「听到我的声音,(很)恐惧、害怕。」 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切身体会的孩子。 父母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才会有稳定的情绪。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的情绪和智慧。 武汉市一所小学曾布置过一道特殊的寒假作业,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21天不生气」的情绪晴雨表。很多家长都表示不难,但最后全班只有一对父母完成了挑战。 不是做不到,往往是父母没有和孩子站在一个高度,不自觉地用家长的身份来管孩子。发脾气是父母在对孩子宣誓权威,如果放不下家长的身份,情绪是不会得以控制的。 当我们对孩子发脾气前,不妨想一想: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朋友,你会以怎要的方式处理? 人际关系大师约翰·戈特曼说: 人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这些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的幸福。 父母管理好情绪,是教育好孩子的最低成本,也是孩子人生最大的幸运。 尊重孩子意见的家庭 金马奖得主张艾嘉曾跟所有父母一样,也曾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她给儿子取名为:奥斯卡。这个名字承载的是妈妈对电影的热爱和对孩子的期待。 在她的培养下,儿子4岁便会说一口地道的英语,5岁已经可以在摄影机前讲台词了。 直到有一天,奥斯卡遭到了绑架,幸运的是,最终警察找到儿子。张艾嘉在6天6夜不眠不休的煎熬中突然醒悟,世间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金钱,而是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在一起。 她开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 孩子可吃汉堡,可以不穿西穿,可以不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可以不去画画,可以任由朋友在家里打闹…… 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愿。 一次在带孩子旅行时,儿子靠在张艾嘉怀里,突然说了一句「妈妈,谢谢」。 这句话让张艾嘉热泪盈眶。孩子没有因为自己成为优秀学生感谢妈妈,没有因为成为耀眼的童星感谢妈妈,反而因为妈妈的放手而说谢谢。 放下对孩子的控制,即是对孩子的尊重。 当你真正把孩子真正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时,孩子能深刻地感受到。 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讨好孩子,更不是向孩子妥协,而是父母平等对待孩子的一种姿态。 知乎上有个问题: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饿了想妈妈,累了想回家,从来不委屈,因为有爸爸。 愿所有的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是放松、温暖、自由、被尊重。 父母经常学习、看书的家庭 经常听一些妈妈说:「我给孩子买了一堆书,可孩子就是不看,我也没有办法啊。」 当然有办法! 父母每天坚持读书就可以了。 黄磊身兼教师、演员、导演、编剧等多个身份,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但无论多忙,他每天都会坚持读书。 他说:「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你能坚持每天看朋友圈,就能坚持每天看书。」 除了自己看书,黄磊还会陪女儿多多一起看书。在父亲的影响下,多多也早已将读书习惯融入到生活中,无论外面的环境多么嘈杂,多多永远都可以做一个安静看书的孩子。 黄磊曾说:「她现在每天必须要读书,早上起床后,晚上临睡前,都会抱着书看。」 父母坚持读书,比逼迫孩子一万遍都管用。 当周围朋友都在抱怨孩子写作业磨蹭时,我的一个朋友却从没有过这方面的烦恼。她说,儿子写作业时她就在旁边看书,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了习惯。有时,她有事要处理没有陪儿子,儿子都会叫她:「你坐我旁边看书吧。」 朋友的儿子也是个小书迷,每天睡前读书半个小时,已经坚持了6年了,现在朋友早已不用陪读,儿子每天会自己主动读书。 爱读书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是更长远的目光和人生的大格局。 有仪式感的家庭 有仪式感的家庭,一定是充满爱的家庭。 父母之间有仪式感,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相爱,那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我和老公出门有牵手的习惯。女儿小时候非要夹在中间,要求我们牵着她的手,每次她都以破坏我们牵手为乐。 可当女儿逐渐长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成了以让我和老公牵手为乐。有时,我和老公没有牵手,女儿一定会把我们俩的手放在一起。 亲子之间的仪式感,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它是爱的桥梁。 上海一对爸爸妈妈鼓励3岁的女儿自己吃饭,如果女儿能做到,就满足她一个小要求。女儿做得很好,她表示:「希望有只大恐龙来接我放学。」 于是,爸爸穿上了恐龙服装,一摇一摆地去接女儿放学。女孩又惊又喜的模样,让很网友感动不已。 相信这温暖的一幕,一定会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回忆。 家人之间更要表达爱、注重爱,一份小小的仪式感是彼此之间爱的体现。 积极乐观的家庭 樊登老师曾经说这样一个情节。 他的儿子在柔道考试时,连续两次没有踢碎老师手中的板子,这意味着孩子已经没有过关资格了。 孩子眼里含着泪,努力忍着不让它掉下来,他突然开口向老师请求道:「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就一次。」 老师愣住了,估计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周围的家长也愣住了,大家都为这个勇敢的孩子捏了一把汗。 短暂的几秒沉默后,老师同意了。结果,小家伙用自己争取来的这次机会,成功踢碎了板子,所有人都真心地为他感到高兴。 事后樊登问儿子:「如果老师当时没有答应你,怎么办?」 儿子回答:「没有答应,我就继续练呗。」 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是否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得益于父母平时的引导。 一个11岁的女孩子,天生失明。但她却是全校为数不多,每天「独自」上下学的孩子。 386米,96级台阶,她要「独自」走上15分钟,这是她最骄傲的事。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她从不是孤身一人。每一米,每一个台阶,妈妈其实都在身边,一步一步陪她走完。 虽然孩子的眼睛看不见,但是妈妈选择了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教孩子独自走路,增强孩子的自信,是这位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乐观的父母,会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数,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心。 一个在充满正能量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定是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就像是一棵树摇动了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了一朵云,一个美好的灵魂唤醒了孩子的灵魂。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一个乐于做孩子的榜样,敢于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