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那个“笨孩子”,却赢到了最后
浏览次数:1731 时间:2019-09-07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公布,各省高考状元也纷纷出炉:
前有颜值与才华齐飞,从容淡定的国民才女武亦姝:16岁以节目最高分夺取《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后,今年也将以高考613分直接进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就读,确实是“生女当如武亦姝。”
后有兴趣广泛,不读死书的学神人物杨晨煜:满分750分的高考,杨晨煜拿了730分,英语、数学均为150分满分,夺得广西双状元!
但在热搜下面,也伴随着无数的焦虑和失望:
“为什么人家都是神仙小孩!”
“人家学霸都是来报恩的,我家学渣是复仇的!”“深深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突然有一刻,我怀疑自己生了个笨孩子?”这样的想法,也存在于一位六年级男生妈妈的头脑里。
原来她的孩子小胖期末数学只考了1分!在妈妈眼中看来,小胖不仅是个学渣,还是渣中的顶级渣。
学习年级连年倒数第一;
数学只能考1分;
一看书就犯困,老师讲啥都不懂;
请了补课老师,报名了“注意力夏令营”,还是无济于事。
这不得不让胖妈怀疑——自己生了一个笨小孩。
但是,现实却喜欢打脸,这娃除了成绩不行,但是厨艺却非常高超,而且极其孝顺,放学回来,洗菜炒菜,样样做得体贴周到,能对菜谱过目不忘,对于厨艺,用胖妈的话来说:“比我做得还好吃”。
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一些孩子,无论做题还是上课,总是反应得比别人迟钝。
别的孩子上课听了一两遍就会,他们听了七八遍还是懵的;
别人回家半个小时完成作业,他们要花费一两个钟;
但是,他们又很上进努力,不懂时也会积极询问老师同学;
他们也很孝顺乖巧,只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总是不开窍。
为人父母后,其实非常能体会望子成龙的心情,从科学备孕,到孩子出生后,谁抬头早、谁爬得快,谁说话溜……都是成为了我们对比的标准。
其实对比没有问题,出问题的只是心态,双状元杨晨煜,本身也并非出身高智商家庭,父母是毕业于广西的普通院校,奶奶没读过大学,730高分的背后,其实都是自己用笨方法——不懂就问、上课一笔一画记笔记,扎扎实实付出汗水得来的。
所以,别嘲笑那个看起来“笨”的孩子,他们背后,其实藏着巨大的潜力。
笨,其实是一种钝感力
有时候我们觉得,那个笨孩子简直就是个闷葫芦,“三棍子也打不出一句话”。
其实有时候,笨也是一种优势。人人都喜欢聪明,但是相较于聪明的人,我们有时候更喜欢跟笨孩子相处。
很多人都知道《阿甘正传》,电影中的阿甘,就是一个单纯得有点笨,但却因为他的笨而收获友情、爱情、好运的人。
智商只有2位数的阿甘,是一个十足的笨人,但是他的一生,比任何人都精彩。
因为笨,她收获了善良珍妮的友谊,在坚持不懈地陪伴下,也收获了珍妮的爱情;
因为笨,被同学欺负,他只能听珍妮的话,拼命跑啊跑,最终跑成了橄榄球明星;
因为笨,他不顾漫天的轰炸,拼命救下战友,最终成为了全民英雄,得到了总统的接见;
因为笨,为了战友一句话,坚持不懈地捕虾,最终成为了捕虾大王,实现了答应朋友的诺言;
……
正如人们评论说,傻人有傻福。阿甘的这种笨,其实就是钝感力。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这本书中写道,钝感力包括:目标确定,不轻易言败;坦然面对流言蜚语;不随意批判和嫉妒;不得意忘形,凡是尽力而为;这样的钝感力正是成长有力的武器。
笨,也可以笨鸟先飞
有些家长会说,有的孩子真的是天才啊,天生就比我们孩子聪明,更容易达到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成就。
没错!天才是有,但是伤仲永的故事也不在少数!
即使是天才,如果后天不努力,一样庸庸碌碌,而那些坚持“笨鸟先飞”的孩子,话不随便说,事不随便做,他们觉得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都应该要深思熟虑,对后果负责。
一旦决定,就会付出努力。
就像最近爆红的中国第一女舰长——韦慧晓。也是到了34岁后,她才发现,自己的愿望是当一名军人!当时她在《开讲啦》的言论爆红网络:
“有两种价值观:一种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另一种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韦慧晓以34岁“高龄”入伍。
而她开挂的经历背后,却是一个“笨鸟先飞”的例子,在她34岁时时特招入伍的最后期限,当她以这样的“高龄”申请入伍时,很多人都说她是痴人说梦,专业不对口,年龄太大……周围没有一个人支持。
好不容易进入了部队,却发现自己之前的学历被打回原形,从没接触过专业学习的她,天文航海的随堂测试才65分,而周遭的同学个个年轻聪慧,自己也因年龄被叫做“姐姐”。
但这又怎样呢?韦慧晓一直以“笨鸟先飞”为座右铭,因此,她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学习。
课业上,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不懂的就虚心问同学;
体能上,不以“阿姨”自居,和年轻人一起风雨无阻参加周一到周五的体能训练,甚至周末,训练场上也会有她的身影。
时间上安排得满满当当,过得充实满足,最终,这个笨鸟终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为了海军史上第一位实习女舰长。
要知道,在系统教学模式下,从进入军校开始到舰长一般需要15年的时间,而她只用了6年!
笨,宁愿相信是大器晚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是个“学霸”、“别人家聪明的小孩”,不仅能为孩子的将来保证,也让自己倍有面子,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生开挂的总是别人家小孩,人生开岔的总是你家的?
你的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小孩”,他很努力,但是却总是把所有精力打水漂;
其实 “人生不是突然间就开挂,所谓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有一个男孩叫安,打小就比别人慢半拍,反应慢,说话也慢,甚至个子都比别人长得慢,而且很爱哭,可以说是人人口中的笨小孩。
父亲暗自担忧:这个娃娃脑子会不会不灵光?
小学时,他用功学习,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但是理科成绩就是上不去;
连续两年高考,也次次落榜。父亲逼他复读,还请来了一对一的辅导专门教他数学,可是第二次数学成绩却只考了0.67分。
甚至比上面的小胖还要糟糕。父亲也一度对他“恨铁不成钢”……
连续两次高考落榜的安,最后选择了艺考表演专业,到了艺术专科后,安的智商突飞猛进,导演、表演、舞台设计样样精通……
但毕业后,还是一事无成,靠着“吃软饭”过活。
终于在差不多60岁的时候,这个叫安的男孩,终于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名声大噪,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男孩就是导演——李安。
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笨”其实是孩子“缓慢”认知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在心理学中叫做“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有些孩子看似走走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有固定的步数,不要去催促他们,也不要去嘲笑他们。
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宁愿相信他是大器晚成。
没有笨小孩,只有不善于发现的父母
"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笨父母。"此话虽略失偏颇,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教得越来越笨了。
就像《家有儿女》中的的妈妈——刘梅,她在对待“笨孩子”刘星踩的坑,不少父母都踩过。
大女儿夏雪冰雪聪明、成绩优异,备受她的宠爱,小雪考了奥数模拟考试第一名,刘梅当即表示要给她随身听当礼物。
而同一时间,为了帮邻居小孩的刘星,却在饭桌上被批评“学什么什么不成……”
聪慧的小雪考了全班第一,全家人一起吃大闸蟹庆祝。
刘星的历史也考了全班第一,刘梅却心里嘀咕:“老师难道看不出来?刘星能考第一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甚至后来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跑去找老师告发刘星作弊,一直被否定,一直被怀疑的刘星,终于爆发,从此不愿意再去上学。
虽然刘梅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好后妈,但是对于“笨小孩”刘星,她并不是一个好妈妈。
因为我成绩不好,你就看不到我的努力;
因为我有些调皮,你就觉得我一无是处;
不断被否定、不断被质疑的结果,在无数次的碰壁之后,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智商,后来便彻底绝望,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
这种“习得性愚蠢”的无能感,会让原本聪慧的他们放弃自我要求和努力,最后破罐子破摔。
每个人都生而平凡
哪有那么多天才神童
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哪有那么多天才神童?相比聪明的孩子,那些笨孩子,其实更具潜力:
聪明孩子不愿意日复一日的付出,总希望找到成功的捷径;
笨孩子却永远不缺乏毅力,总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
聪明的孩子总会精打细算,追究那个人更有价值;
笨孩子却没有多余的心思计较得失,总是怀揣热情;
聪明孩子总喜欢刨根究底,惹人厌烦;
但是笨孩子却总是点到为止,难得糊涂。
所谓的开挂人生,都是笨笨地坚持、傻傻地努力得来的。而你的肯定有多少,他们付出的努力就有多少。
希望我们,都能像《阿甘正传》中的妈妈一样,不论孩子如何,我们都能给他肯定,就像阿甘妈妈说的:
“听我说,孩子,你和任何人都一样,没有什么不同,记住!”
文章来源:爸妈研究所(ID:mama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