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男孩高考后跪谢母亲:懂得感恩的孩子,未来差不了
浏览次数:1459 时间:2019-09-07
来源:小十点(ID:sdikid)
十几天前,高考最后一场考试结束。
王恒杰走出考场,脸露微笑,步伐轻盈,径直走向等待考生的家长人群中,在妈妈面前跪了下去,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
母亲见状,双手抱住儿子的头,哭了出来。
前几天,高考分数出炉。
这个曾经因为跪谢母亲而红遍网络的安徽男生王恒杰,考取了635分的优异成绩,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据报道,王恒杰此次高考成绩超出理科一本线139分。对于这个成绩,王恒杰的母亲开心地表示:自己很满意,而儿子不满意。
此次高考成绩一出,网友们更是纷纷夸赞:“懂得感恩的孩子,不管考多少分,未来都肯定错不了。”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也同样会被世界善待。
心理学研究发现,最快乐的孩子不是拥有最好物质生活的孩子,而是心存感谢的孩子。
他们不会嫉妒、自私、粗鲁无礼,容易和别的小朋友相处,人际关系也比较好。
长大后,这样的孩子会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与他人的关系更和谐,人生更幸福美满。
而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对生活充满抱怨,浑身散发戾气,别人只会离他越来越远,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爱默生说过:
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
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抱未来幸福的人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
在千千万万的高考考生中,王恒杰做出了不同寻常的暖心举动,实属不易。
而看了对王恒杰母亲的采访后,似乎也不难找出原因。
王恒杰母亲说,相比孩子的学习成绩,自己更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
她说:“多花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交流,哪怕去散散步,在一起吃吃饭,这比让他多学两道题更重要。”
见到乞讨的老人,妈妈会说:“你看这个老人多可怜。”让王恒杰去帮助老人。
而他们平日对老人的孝敬,孩子也会看在眼里。
视频中,王恒杰的母子关系十分亲密,母亲像年轻少女一般,在儿子身后对着镜头俏皮地比着剪刀手。
她说:“我们平常相处不太像母子,更像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榜样……
不得不让人感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位懂得教育的家长。
只有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才能既学会做事,也学会做人。
只有父母蹲下身来,试着以孩子的高度和视角去看待世界,与孩子平等交流,孩子才可能与你敞开心扉,吐露情感。
换句话说,没有平日的言传身教,就不会有那天的真情告白;
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不会有那天的深情感恩。
《变形记》里有一期,拍摄了河南16岁少年吴新颖。
吴新颖的父母为他创造了富裕的生活条件,而吴新颖并没有心存感恩。
他不服父母的管教,网吧里夜不归宿,回家只有一件事——要钱。
他说,父母对他而言,只是一部提款机。
有钱,他们是我爸妈;没钱,他们什么都不是。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则是童年的吴新颖十分缺少爱与陪伴。
在吴新颖小的时候,吴新颖的父母只顾做生意,经常把吴新颖一人扔在家里,渐渐地,吴新颖习惯了没有父母的日子。
还有一位不知感恩,只知道跟父母要钱的年轻人,制造了举国震惊的机场弑母案——25岁留日学生汪佳晶。
他留日5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承担。
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很多人在网络上痛心地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点儿也不懂得感恩?
我觉得吴新颖和汪佳晶的实例或许可以解释:因为他们父母的爱,要么太多,要么太少。
爱得太多就变成了溺爱,把孩子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替孩子处理好所有的事情,解决所有麻烦。
当孩子习惯了单方面接受和索取,觉得一切都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他怎么可能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而爱得太少,孩子缺少父母的爱与陪伴,又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
亲子之间没有感情,何来感恩?
孝心是用爱和教育长久浸润出来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学会感恩的基础。
而家长具有什么样的教养观念,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父母要做的,就是用正确的教养观念,用爱和陪伴,让他保有这颗心。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引导,教会孩子爱和感恩。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多说谢谢。
我们往往认为感情就是彼此麻烦,不太爱说“请”和“谢谢”,说了仿佛会让彼此感到生分和客气。
但其实“谢谢”这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深沉的力量,就像一台播种机,随时随地为孩子洒下感恩的种子。
有一年,我们学校送出十几名学生去台湾研修半年,我让他们每个人写一篇心得体会。
十几篇心得体会各有特色,但让我惊讶的是,竟然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里面都提到了说“谢谢”这件小事。
他们感慨:那里的人会一直把谢谢挂在嘴边,有的甚至在帮了你的忙之后,反倒说谢谢。
公交车上,人们会向司机说谢谢;商场里,就算你试穿试戴了很多件,最后一件都不买,他们也会态度一致地跟你说谢谢。
学生们回来后说:他们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爱说谢谢、更加感恩了。
有名学生说,有一次回家后,妈妈给递一杯水,她随口说了一句“谢谢”,把妈妈惊讶了半天。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说谢谢:
去亲友家做客时,请在离开时向主人致谢;
买东西时,请向店员致谢;
夫妻间帮忙递杯水,请说“谢谢”;
孩子帮了忙,也要向他表示感谢,说上一句:“谢谢你帮妈妈拿东西。”
父母还要鼓励孩子表达谢意:
当孩子收到礼物时,提醒孩子表示感谢,有机会买礼物回送;
当长辈过生日时,提醒孩子做张贺卡表达情意;
当爸爸妈妈为他做事时,提醒孩子别忘记说谢谢。
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孩子就不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应当,懂得索取一定要有回报,哪怕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谢谢。
爱和感恩从来都是自觉自愿的,是彼此用心灵传递和感知的。
不必刻意让孩子感激涕零,不必强迫孩子一定要感激,反而失去了教孩子感谢的本意,倒不如以身作则,春风化雨,水到则渠成。
愿我们都能用爱的教育,长年累月的浸润、丝丝寸寸的着色,为孩子的人生打好感恩的底色。
因为,懂得感恩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