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有感
浏览次数:977 时间:2019-09-07
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小学 三
5月8日上午通过手机客户端线上聆听司有和教授主讲的父母“童”学精品课堂,了解当下家长的机遇和困难,学习“家长不会教”,“孩子不听话”,“学习没有效果”这些问题的应对办法,对在家庭中教育我自己的孩子帮助很大。
孩子不听话不是孩子的问题。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话不是批评父母,它有三个意思:一是孩子需要教,二是需要父母来教,三是父母会教就能够教得好。孩子毕竟年纪小,父母毕竟比孩子经历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但是在现实家庭中孩子往往不听父母的。这是什么原因?孩子不听话,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没有说到孩子的心里去,需要改变的是家长,是家长要解决“怎样说孩子才愿意听”的问题。
听到这里我想起孩子这段时间在家里的一个细节:姥姥说她写作业磨磨蹭蹭,1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30分钟才完成,写一个字发会一会呆,再写一个字找找橡皮摸摸其他东西……一听姥姥讲这些,她立马把耳朵捂起来,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听不听不听。姥姥本意是想让她改正,结果适得其反,下次写作业“外甥打灯笼——照旧”。这个问题这段时间一直困扰着我。听完司教授的讲座后,我尝试着用司教授提供的办法来解决。我没有再说她拖延、磨蹭、慢,而是分析了一下原因,发现她写作业时姥姥常常在一边纠正她的握笔姿势或是坐姿,要么就是说这题写的不对,这个字写的不好看……姥姥经常打断她写作业的思路和节奏,时间一长就导致了拖延、磨蹭、抗拒的结果。正像司教授说的“责任不在孩子而在我们家长,是我们教育不当导致的,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只按自己的意图来指挥孩子的结果”。为此我采用了时间激励法:开始写作业时我和她达成共识写完一课默写能手需要多长时间,她说10分种可能完成,OK,10分钟内完成奖励看一会电视或是玩一会游戏,未完成则进行惩罚。这两天写作业时“拖延症”明显改善。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家长自己要提高。家长要认真反思,不要老是盯着孩子错在哪里,而要想想自己错在哪里。因为家庭是复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的问题都是原件的问题。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从改变我们家长开始。
父母“童”学精品课堂既有意义又非常实用,希望能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