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家庭教育讲座有感

浏览次数:966      时间:2019-09-07


                     合肥市瑶海区新安江路小学一(3)班:茆紫涵家长

近日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在线收看的,由瑶海区教育局、合肥社区大学和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家庭教育父母“童”学精品课堂,聆听了科大博导司有和教授讲授的“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家庭教育讲座后,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让我看到作为家长需要去学习和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好司教授讲授的方法呢?结合自身家庭教育我想谈谈几点感受:

一、 我们是谁?

2012年我们拥有了第一个孩子,因为我们工作的原因,孩子由外婆外公带大。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我们似乎还未进入为人父、为人母的角色,转眼孩子到了上幼儿园年龄,全家人商量着应该上什么幼儿园,搜遍了瑶海区大部分的幼儿园。上公立还是私立?有特色的还是不要特色?离家近些还是离家远也可以?全家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考虑老人接送方便,我们选择了离家近的合钢四幼。入园报名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八点不到就赶到幼儿园,却发现报名已经结束了,问老师:为什么我们早得这么早,却没有报上名?“人家家长都是夜里就来排队报名了,你们怎么才来?” 老师的回答让我们一时无言以对,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老人家在一边责备我们不上心,全家都陷入不好的气氛。还好,最后在孩子爸爸的努力下,孩子还是顺利地上了合钢四幼。晚上与爱人感叹这一天好像把一年都过了似的。爱人笑着说:“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是谁啊?我们是孩子的父母,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路还长着呢。”是啊,路还长着呢。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我们不光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要为其未来架桥修路,要做指路明灯,要做良师益友,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二、我们的职责是什么?

聆听司教授的课后,让我思考我们为人父母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司教授说:“孩子的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有深刻的认同感,如果将孩子的一生比喻成一本书,我们应该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他的喜怒哀乐,读他的失败,读他的成功,读他的内心……我们只有走心的读懂了这本书,才能更好的与其交流,与其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其努力成长。我们的职责应该是把孩子这本书用心地读好。

三、 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家长?

司教授通过对科大少年班的研究,结合自身教育和大量详实的案例,为我们解答了面对当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说来容易做来难,千头万绪不知始,回家看看还是烦。2016年我们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目前女儿读一年级,儿子即将进入幼儿园,面对小的哭,大的闹,还有时候读书不用心的问题,感叹生活犹如《西游记》,自己就是取经路上的“唐僧”,孩子就是“妖魔鬼怪”,全是要命的“货”。面对刚换的衣服转身就弄上菜汤,面对当晚复习的题目第二天依然出错,面对老人的宠爱,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多么希望“猴子快点派个救兵”啊!

这次,在司教授的课中我找到了答案,司教授给我们支招的是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家长,我们不应该做“唐僧”,应该做“孙悟空”,我们应该随着孩子成长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的家庭教育,早期刺激教育也好,诱发教育也好,我们都应该加强自身学习,教育与被教育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自己保持“归零”心态与孩子一起成长,才能不负父母之名。

以上几点是本人聆听司教授讲座的一点所思所悟,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国之强盛在于民,民之强盛在于教育,让我们为未来的国家强盛、家庭幸福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