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 ——司有和教授家庭教育培训感想

浏览次数:797      时间:2019-09-07

瑶海区和平小学东校南陵路分校

五(5)班汪暄皓家长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世界的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观看了司有和教授主讲的《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教育视频后,本人感触很深,现将我的一点体会浅谈如下。

  首先,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兴趣出发,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社会上有各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都要参加很多辅导课、兴趣班,家长之间相互攀比,看谁报得班多,孩子大部分的双休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去学,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精力,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我们应该从孩子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火加油,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

  其次,为孩子建立自信心。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母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我们作为家长要用放大镜找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俎代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我们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不仅省却了我们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自已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第三,善于启发诱导孩子的心理。如果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最好不要生硬地规定怎么做,而是想方设法地诱发孩子的兴趣,让他自愿自觉地去做。孩子虽小,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但意志还比较脆弱,心理还不够稳定,任何不当的批评或指责、或简单的否定,都有可能伤害或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意志消沉、厌学逃学、直至荒废学业。所以要尽可能地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发号施令,不要生硬地规定“不许做什么”或“应该如何做”。对于要求孩子做的事,对他说希望你如何如何或是通过表扬,鼓励他继续这样做,对于不许他做的事,要耐心讲明道理,然后让孩子自己说该不该做。以后,如果他又重犯了老毛病,应对孩子说:你自己要说话算数,爸爸妈妈可是相信你呢!这样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使孩子克服“逆反心理”,从而不断进步。

最后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这需要耐心,需要倾听。这一点我一直做得不太好,现在有了一点改观。其实,我们很容易忽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生活圈子也小,现阶段除了学习以及各种兴趣班就没有其他东西了。殊不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要比二三十前的我们成熟得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孩子就很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于是不愿意多聊,也不可能深聊。时间久了,孩子可能就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最近和孩子深聊了几回,孩子终于也愿意把他的烦恼讲给我听,因为她现在明白爸爸妈妈是可以时刻准备着为他提供帮助的。和孩子的交流很重要,但是也很困难,需要避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父母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与孩子一起成长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过程是失望和希望交织,辛苦与欣慰共存,痛并快乐着。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时间并没有多长,很快,他们都将长好了翅膀飞向属于他们的天地,唯愿在这个过程中能传递给他们更多积极的、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