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长步步支招,引领家长学习

浏览次数:928      时间:2019-09-09

瑶海区和平小学 (2)班 李漾  家长:廖爱利

今天有幸在线观看了合肥市教育局和合肥市社区大学联合组织举办的家庭教育精品课堂,中国科技大学司有和教授为我们这些在教育孩子中迷茫的家长带来一堂生动有意义的孩子家庭教育课程。司教授就当今家长的机遇和困难、家长不会教、孩子不听话、家长学习没有效果等这些大多数家长头疼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为家长们步步支招,引领家长去学习,去思考,去真正实施到孩子教育问题上。

上半部门司有和教授主要分析科大少年班研究得出的经验,有一些同学很少经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小学甚至初中时还成绩平平,智力中等;后来是在老师或家人的激发下获得快速发展的。他还以自己的一双儿女举例论证孩子错失早期教育并不是就失去了最好学习时机。因此,司教授提出了针对9岁到15岁、智力中等学生的“早期诱发”家庭教育模式。司教授提出的“早期诱发”,并非指父母重金延聘名师,也并非爹妈辞职陪读,而是指通过用一系列的活动触动孩子心理上的“开关”、使他们具备了成为“超常儿童”的那些非智力因素来实现的。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广泛而稳定的兴趣,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明确的理想和抱负,锲而不舍的坚定意志、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等。

这一教育模式给我们这代在孩子早期忙于工作,事业奋斗而疏忽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家长点燃了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因为孩子种种毛病去抱怨孩子没养好,甚至抱怨夫妻对方疏于管教。但是这些抱怨并不能解决孩子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司教授又为我们排忧解惑了,提出早期教育刺激,这种刺激不是记忆法,是不断地引导刺激,比如在门上贴字,冰箱上贴字,反复告诉孩子物体是什么。

上述举的例子就是早期诱发教育的简单方法,“早期诱发”主要按照6个步骤来进行:激发兴趣,确立奋斗目标、稳定学习情绪,进行意志锻炼和性格塑造,并最终落实到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这个顺序不宜颠倒。司教授在讲座中就以激发兴趣为例,介绍了“早期诱发”的具体方法。

第二部分司教授就家长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实际支招。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告诉家长如何让孩子听话的方法,这个方法要不露痕迹,同时强调为什么要不露痕迹,怎样才能不露痕迹?这些技巧司教授都有举例说明,让我们家长真正理解这些“支招”的意义以及如何使用。司教授同时也强调方法只能解决能不能做,但并不解决愿不愿意做,因此我们家长还需要因地制宜,思考方法实施者的条件,方法对象的条件,去分析自己的因素,以及孩子的性格秉性。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也是告诉我们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要沉下心来,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去思考孩子的言行,然再结合生活去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孩子,而不是大道理,大嗓门的暴躁教育。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给我们讲课很不容易,受益匪浅,在分享思想盛宴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老人做人与处事的伟大。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不是夸大,司教授看似幽默风趣的演讲,其实是多年学习钻研总结的结果,也是实践得出的答案,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教育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所以一堂家庭教育课程只是为我们敲响了平时教育默认模式的警钟,它更深刻的意义是提醒我们每一位家长不要放弃自己,不要放弃孩子,自我学习,自我发现,不断总结才能让我们合格教育的路越走越远,我们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