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陪伴,见证不一样的成长

浏览次数:848      时间:2019-09-09

 合肥市瑶海区第三十八中北校区八(11)班 吴与同家长刘小玉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陪伴孩子。我经常和家长们聊天,探讨孩子教育中的问题。很多家长觉得“优秀的孩子都同样的优秀,普通的孩子各有各的普通”。特别是孩子的学习方面,我们会觉得优秀的孩子就是天生学习能力强。今天老师推荐的司有和教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认真聆听后,反思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还有很多很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刚接触这个世界、在孩子懵懂的时候,我们要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健康的好奇心是孩子做一件事的催化剂,它就像火箭的燃料一样,越多动力越大!在孩子慢慢长大、在孩子认知上学习上有困难时,我们要引导孩子的好胜心,生活多磨难,学习路漫长,有了屡败屡战的决心、迎难而上的决心,才懂得坚持的珍贵,才知体会到功的快乐!

孩子慢慢长大,特别是初中阶段,家长们也都意识到孩子到了叛逆期。司教授说“叛逆期是个伪命题”,因为孩子叛逆的表现,是因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不对,是互相“不认同”的结果,是家长高高在上的姿态造成的。我个人是同意这一个观点的。我的孩子是语言沟通障碍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我为了知道他的想法,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要学习如何和他沟通。一件小事情,我会花时间思考用什么方式、什么语气、在什么情景下问他,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在温馨平和的气氛中我们交流,互相诉说自己的事情。他也在慢慢成长中,学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我们如朋友一样谈论学习,讨论事情,表达观点。要承认,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方式,对方的接受度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说“有效沟通”。这方面需要家长自我反省,换位思考,用正确的方式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双方都认同对方的观点,自然就没有了“心结”,自然没有了“代沟”和“叛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困难时期,家长要重视。

当然孩子的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次的问题解决了,可能会面临下一个问题,不能急于求成。

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困扰,当然也会见证孩子不同时期的问题和进步。我们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引导的家长,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这需要我们生活中一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求助别人,并协同找到的人一起把孩子的问题解决,而不是不闻不问。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跟不上,就把孩子扔给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大了,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了,我们家长应该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帮助,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司教授的家庭教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当然,学习到了方法就要努力去做的更好,因为方法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家长要反思问题后面的“为什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未雨绸缪?我们可以做个“聪明的家长”,让我们的家庭教育不露痕迹,让我们见证:不一样的陪伴会有不一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