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堂观后感

浏览次数:1242      时间:2019-09-11

瑶海区马岗实验小学六9班学生家长:张红       指导教师:郑高翔

 

老师好,我是钟乐的妈妈,首先感谢老师让我有幸成为写观后感的家长,让我更深刻体会到孩子成长的教育问题。

从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我们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龙应台

关于孩子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身为家长的我们对此十分的关心,但同时又不免产生很多疑虑和不解,当中包括怎么去和孩子在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怎么看待孩子的一些特殊表现,以及如何在特殊情况下去引导孩子走上正途等等,而这次的直播让我的这些疑虑得到了充分的解决,让我们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再次成长。感谢合肥市教育局、合肥社区大学、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瑶海区教体局、瑶海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平东校教育集团南陵路本部,在教育理念方面让我有了更强烈的思考与共鸣。

首先直播当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当属孩子玩手机问题了,当下的孩子就是新媒体和手机运营的原著民,作为他们这个时代发展的必备物,我们已经无力去阻拦了,这也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当直播中的老师提到可以通过引导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我就明朗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处理方式,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多一些同理心、平等心,多一些关注孩子真实的需求,多一点如他般的简单,可能他会感受到更多幸福。会慢慢的愿意和大人交心,愿意听取大人的建议。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在欣喜若狂玩手机的时候孩子也会想一起玩,家长一味的拒绝反而更会引起孩子对手机的渴望,家长的引导尤为重要,应该以身作则,关上自己的手机,耐心、平等的与孩子沟通,说明原因。当孩子休息时让他多玩一会手机,时间长他也就觉得无趣,自然而然就淡漠了。

再是孩子的“攀比心”也让我感受很深,大人间都会攀比,更何况孩子呢。但是攀比时的心态不同结果也会不同。正如老师所说,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少年班看到了同龄的同学,发现同龄的同学比自己强很多,成绩并不太好的他突然有了“攀比心”,为什么他行我就不行呢?于是这个五年级的学生花了半年学完了初中三年的数学。试想如果他没有攀比心,那他要在花四年的时间才能学完初中的知识。并不是一直夸赞邻居家的小孩多好多好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那样可能会让孩子自卑、叛逆,要像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适当的夸奖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一个三观正的家庭,一个会慢慢引导孩子的家长才是孩子人生路最亮的明灯。

最后,对所有的问题做一个总结,关于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同是也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在产生问题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理性的选择也更应该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学习来了解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便能更理性的对待和解决,拒绝偏激,做出长足思考,长长的路 慢慢的走。

再次对辛苦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您在帮助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艰辛付出。同时也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