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用心 方可琢玉 ——收看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感

浏览次数:1265      时间:2019-09-11

瑶海区马岗实验小学 二2班魏可心家长:魏兆延    指导教师:葛婷婷

 

5月8日上午,我有幸收看了合肥市教育局、合肥社区大学、安徽省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视频直播,主讲人司有和教授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今家长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指出了家庭教育中父母常见的问题,传授了很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为如何教育孩子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我在聆听了司有和教授题为《为当今家长们教育孩子支招》的讲课后,感到深受启发、获益良多。孩子的学习和进步,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和家长。每个学生都像一块璞玉,只要运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耐心地打磨,就一定能将璞玉雕琢成一块美玉。因此,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发光发热、长大成材,不能完全依赖学校、依靠老师,我们还要当一名有心用心的家长。

做一名用心的家长,需要践行家校联动、双管齐下。司有和教授曾经参与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的组建,通过对少年班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进入少年班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基础教育,这些良好的基础教育无不凝聚着父母的用心和付出。实践一再证明,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缺少哪一个,或者任何一方面有弱项,都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孩子。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落实家校联动,认真做好分内事,尤其是要牢牢抓住司有和教授提出的早期教育机遇期和早期诱发机遇期,加强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在的学习动力,为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一名用心的家长,需要坚持以身作则、榜样带动。在家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鲜活的榜样。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举动,会被孩子记住、模仿。因此,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变成孩子的榜样甚至是偶像,源源不断地向孩子传递正能量,才能引领和带动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要求孩子做到的一些事情,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不能两个标准,否则,就没有能让孩子信服。为了让孩子学习古诗词,我经常在家里和孩子玩“古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我提问孩子背诵一个古诗词,再换她提问我,同时,我会告诉她,我要求她背诵的古诗词,我也要会背。通过这种榜样示范,让孩子觉得家长值得自己尊敬和认可,能够有效激励她自身的学习。而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也能够营造“书香家庭”的浓厚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做一名用心的家长,需要学会因材施教、因情施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都不同,他们在对哈姆雷特的形象理解自然不尽相同。同理,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有着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固然会有所不同。法无定法、贵在实效。尽管针对家长教不好、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司有和教授虽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可是,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消化吸收、合理运用,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这些方法和技巧。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的是,学会因材施教、因情施策,在学习司有和教授的方法基础上,结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让每个孩子的潜力都得到释放,让每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彰显,让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一名阳光、乐观、自信的人。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个值得学校和家长不断探索、持续研究的课题。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对孩子将来成长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性。正因为这种意识觉醒,各种焦虑的情绪不断蔓延开,笼罩在每个家长的头上。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我虽然并不十分在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时得失,但是周围家长的焦虑情绪仍然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让我也跟着有些不自在。但我始终认为,每位家长对待孩子都应该“不以一时之得意而夸其能,不以一时之失意而坠其志”,要真正做一个用心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当作事业去经营、呵护,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