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同学习进步
浏览次数:1422 时间:2019-09-11
合肥市瑶海区 临泉路第一小学 三(1)班 江融谐家长江龙
家庭教育,简单而言是家中父母对未成年孩子进行的教育过程。然而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中的方法和标准却有所不同。我认为真正的家庭教育还是要有的放矢,家长针对孩子问题有方法,方法正确才是最恰当的。
今天有幸观看了一场瑶海区教育局举办的网络直播—家庭教育父母“童”学精品课堂。听了重庆大学的司有和教授的讲座,感受颇深,一堂丰富又切合实际的课,让我对家庭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就观看的内容在这里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0—7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早期诱发模式验证良好的早期教育,从而导致孩子具备的优秀心理素质。听到这条,我心里有所感慨,孩子现在已经9岁了,0-7岁关键期也已过,不由得回神曾经的7年,多少有些后悔,但也心存安慰,毕竟这7年的早期教育孩子还是在父母的共同爱的呵护下成长过来的,虽然我们大人没有刻意的去接受一些教育专家的指点,但是影响到孩子的还算是比较正能量的吧,深深的意识到孩子其实就像小树,每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浇灌。
其次,说到教不了孩子怎么办的问题,也正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当孩子步入了三年级,当孩子成绩突然下滑的时候,我顿时觉得自己茫然了,孩子应该怎么来教育,一系列的问题,学习上、生活上又觉得都是息息相关的。司有和教授今天重点讲到了,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当你要求孩子做到某件事情,家长就要先做到,听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现在家庭常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大人抱着手机刷屏,嘴巴里催着孩子,快去看书,快去读英语,快……相对于小的孩子一脸不情愿的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然而这样孩子会有自觉性吗?会安心的在屋里学习吗?满心的不服气,长此以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相反,要求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们也拿一本书安静的看,融洽的气氛是发自内心的,我想,孩子学,我们也学,孩子的积极性和乐趣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最后,对于司教授讲到的孩子自信问题,我也仔细的倾听了一番。现在已经不是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年代,孩子需要鼓励,需要大人潜移默化的熏陶,需要更多的激励增加自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阳光向上,阳光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孩子的智力起点都是一样的,然而影响到的非智力因素使每个孩子有所不同。
通过倾听今天的讲座,我觉得家庭教育大人以身作则,针对孩子问题找对方法,与孩子共同学习进步,多鼓励孩子,培养自信、主动的孩子,家长多付出一份努力,孩子会多收获一分,跟孩子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