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宝宝的长高营养大计
浏览次数:647 时间:2019-10-24
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影响以后的身高。
宝宝身高的增长有一定规律,刚出生的新生儿身长平均约为50厘米,1 岁以内的宝宝身高增长最快,一般是出生时的1.5 倍,也就是75 厘米左右,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一年约增加10 厘米;2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平稳,平均每年增长5-7 厘米,到了青春期再度快速增长,20-25 岁左右停止生长。
宝宝的高矮是由骨骼发育优劣决定的,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 而到了青春期时则下肢增长最快。
春季长得最快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儿童的生长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长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达7.3 毫米,十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 毫米。 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长高的最佳时间。
睡眠时长得最快
睡得好的宝宝长得快。宝宝的生长受到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调节,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在睡眠时——特别是晚上十点以后最高,持续一定时间,所以千万不要让宝宝养成“熬夜”的坏习惯。
身高的秘密
遗传是决定宝宝身高的最大因素,占70% 左右,国外科学家曾经研究推算过宝宝遗传身高计算公式:儿子成年身高(cm) =( 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1.08/2 误差+_3cm女儿成年身高(cm)=(父亲身高×0.923 +母亲身高)/2 误差+_3cm
但此公式并不十分适合我国,因为除了遗传之外,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大,如运动、睡眠、营养,甚至情绪。
合理膳食助宝宝高得更快
孕 期
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胎宝宝的身体增长很快,如果孕妈咪在此阶段摄入充足的营养,是非常利于宝宝生长的,在此阶段,蛋白质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补充鱼、肉、奶、蛋的供给。
在中晚期,孕妈咪也要注意体重的增长,这样的话宝宝不会成长过快造成分娩困难。
出 生 后
宝宝的生长发育中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蛋白质:机体的生命基础,各种组织器官都离不开它,骨骼也不例外,以目前的生活条件来说,宝宝缺乏蛋白质的可能性较小,母乳、奶制品、鸡蛋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矿物质:钙、磷、镁等矿物质是构成骨骼架构的最基础元素,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矿物质中99%是由这三种矿物质构成的,所以应该特别注意此三种矿物质的补充,牛奶、虾皮、海带、海藻类食品、豆制品等含钙高。
镁可促进钙的吸收,含镁高的食物有粗粮(如荞麦、玉米、燕麦)和坚果(如核桃、杏仁、花生)等。缺锌和缺铁,都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造成干扰,而且这也是宝宝微量元素检查中最容易缺少的,动物肝脏、鱼类、芝麻都富含此两种元素。
维生素:维生素A、B、C 等尤其对孩子长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A 缺乏会使骨变短变厚,维生素C 缺乏会使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柑橘类水果、胡萝卜、菠菜含量丰富;维生素D 有助于钙的吸收,可通过晒太阳或者食物补充。
文章来源:宝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