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童”学公益课堂——《让爱与青春同行》观后感

浏览次数:1240      时间:2019-11-15

肥东圣泉中学  八(30)班  王帅  家长:王树涛


    听完父母“童”学公益课堂,我感触很多。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了,也明显难带了。话明显变少了,回来的时间也少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很焦虑,我也很彷徨。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今天听完课,我感觉受益匪浅。

    青春期是孩子发生转变的一个时期,不仅是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将从依赖走向独立,他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把他们的所思所想全都告诉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孩子们之间的交谈变少了,以至于有时说着说着就无话可说了。那么我们怎么改变现状呢?通过公益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多陪孩子。

    孩子回家的时间变少了,那么作为父母的就应该多抽点时间陪陪他们。怎么陪?人要在,心要在,爱要在。要陪陪孩子,最基本的就是人要在。人在他们身边,也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第二方面就是心要在。这是一种更进一步的陪伴。在陪孩子时不能总想着“我为了你都没去挣钱,没去应酬,而你一觉睡到中午还对我爱理不理的“这是不对的。其实孩子们表面上没表现出什么,但他们心里是知道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的,但因为他们处在青春期,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们不好意思表达。所以我们应该以德报怨,多陪陪他们。第三方面,要做到爱要在。所谓爱要在,就是用自己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那么怎么理解,如何尊重?就是下面两点。

    二、尊重孩子。

    当你在烧饭时,孩子拿一个自己刚刚做好的玩具作品来问你:“爸爸(妈妈)你看我做的好看吗?“你会怎么做?随意的回一句“好看“,还是漫不经心的看一眼再说好看。后者或许还好一些,但这些是完全不够的,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尊重孩子,他之所以拿来给你看,就是想听你夸一句好看。而你很随意的一句话是满足不了他们的。那么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先停下手头的工作认真看一眼,再说一句好看。尊重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不能总把他们当小孩看待,而更应该将他们作为大人,因为他们希望别人认为他们是大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自作主张更改他们的选择,这样才叫尊重孩子。

    三、理解孩子。

    当他们放假回家把书包一扔大喊一声“很累“时,你是否会训斥他们“上学有什么累的?我现在想上还上不了呢。“如果这样那你就错 了。其实上学也是很累的,你不能总将自己与孩子作比较,想当初你上学时不也觉得很累吗?孩子既然说了这句话就说明他们想和你交流。而我们不能训斥孩子,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表示理解。这样可能会让他们更舒心一些,亲子之间的情感也会更深厚一些,如果只是一味的去批评他们,只会让他们感觉更累,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从而更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所以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理解他们的难处。

    所以让我们用心用爱陪伴孩子,陪伴他们的青春,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