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家庭教育,助推孩子成长
浏览次数:1164 时间:2019-11-15
圣泉中学 七年级 十班 春鑫 家长:春传发
今天有幸聆听了合肥社区大学家庭教育父母“童”学公益课堂《让爱与青春同行》的主题讲座,听时表示赞同,听后更多的是自我反思。青春期是经历复杂发展而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孩子正处于身体与心灵的快速发育阶段,作为家长不难发现孩子已经发生些许变化,话少了、脾气大了、待人愈加冷漠了……而我们忙于工作、忙于交际,把孩子交给了老师与学校,放心地在电话一头开展“线上教育”,却忘记了教育好孩子是自己最重要的事业。
中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教育最困难的时期。他们遇事容易冲动,需要我们家长及时做出改变,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在沟通和理解中促进他们健康发展。但作为一名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并未做到尽职尽责,对待孩子缺少耐心、缺少陪伴、过度看重结果、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等,接下来的时间需要时刻反思学习,做合格父母。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现阶段我们疼爱孩子是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予少,会以物质奖励的方式催促孩子获得好成绩、拥有好表现,但每位家长都熟知这种方式的弊端,只是缺少付诸行动的决心。一位家长因工作繁忙加上儿子青春叛逆期,选择以写信的方式与儿子进行沟通,累计50余封,坚持不缺席孩子的教育,这是一种用心的陪伴。留守儿童10天刷18万元打赏主播,追回钱款时父母是否应该反思对孩子缺少关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陪伴可以保证孩子享受健康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及其一生。
平等对待,互相尊重。父母要学会聆听,允许他们自己处理一些事情,以共同讨论的形式帮孩子作决定,给孩子正常表达和保留不同意见的权利。同时,给予孩子适度的期望。前不久看到“清华学生作息表”时,会一边感叹优秀的人始终优秀,一边像很多家长一样第一时间收藏下来,后续拿给孩子借鉴学习,因为“见贤思齐”是家长认为很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但值得学习的应该是一种自律且积极上进的品质,并非照搬,要因材施教。
以身作则,事半功倍。当你正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时,你的孩子也能学着做最好的自己。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在孩子面前抱怨,不在孩子面前诋毁他人,让他们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家长的态度影响孩子的行为。同仁医院开设“作业吧”,孩子左手打点滴,右手写作业。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满,认为生病就要好好休息,没必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其实,家长继续让孩子做作业,是告诉他们做作业是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义务和要履行的事,即便是生病也要去完成,可以培养孩子不逃避,不放弃的精神。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