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浏览次数:503      时间:2020-09-17

常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太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都要依赖父母,作业一遇到难题不经思考就问爸爸、妈妈,自己一点不想动脑筋。其实,这些毛病产生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父母。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呢?

(1)要教育孩子懂得: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要真正掌握一点知识,必须要自己动脑动手。对所学的知识要自己通过大脑作一番回味,并亲自做一做、练一练,才能巩固。孩子上学以后,老师常常会布置作业,让孩子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为家长,要把作业看成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教”得太多,要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有利于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孩子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时,做父母的不要“和盘托出”,要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有个别家长对孩子往往是“陪读”、“陪写”、“有问必答”,其实这对发展孩子的思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任何简单的题目,无论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通过思维来完成。特别是数学,有些题目在家长看来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如果家长轻而易举地把做法告诉孩子,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不动脑筋而依赖别人的坏习惯。当然,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长还是要给予指导的,但要在“点拨”上下功夫,或教给他思考的方法,或在关键处适当地提醒一下。总之,要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孩子便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3)对孩子通过自己思考而做出来的较难的题目,家长要热情地给予鼓励,使孩子从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同时,可以趁机讲一些科学家攻克难关的故事,以此激励孩子凡事要取得成功,做出成就,都要经过自己一番刻苦的努力。



文章来源:宝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