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你怎样看待孩子,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浏览次数:1046      时间:2021-10-19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许多家长一提到孩子,总是会流露出各种不满意和嫌弃:
“做事又懒又拖拉,头疼。”
“学习太不自觉了,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太内向,不爱和人说话,这性格得改。”
······
而越是对孩子充满否定和不满的家长,我们会发现,他的孩子通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表现不尽人意。
心理学中有一个期待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对某种事物充满了欣赏和美好的期待时,对方就会感受到我们的鼓励、信任和支持,然后朝向我们所期待的美好方向发展。
其实在教育中同样适用。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充满否定、怀疑、不信任,这种感觉会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并被孩子感知到。
接收到这些信息的孩子,会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和信任,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同时自信心也会降低,慢慢地,他的行为真的会朝那些不好的方向发展。
而如果家长一直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充分地肯定、信任、欣赏孩子,传递给孩子正面的期待,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越来越优秀。
可以说,父母怎样看待孩子,孩子未来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绘本《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爱德华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他喜欢踢东西,父母说“爱德华,你很粗鲁,老是乱踢东西,你是世界上最粗鲁的男孩。”
从那天起,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粗鲁。
在家他会制造噪音,父母说:“爱德华,你太吵了,你是世界上最吵的男孩。”
从那天起,爱德华变得越来越吵闹。

爱德华有时会欺负小朋友,会捉弄动物,会把房间弄得很乱。每次父母都是说“爱德华你是世界上最恶劣、最没有爱心、最脏乱的男孩。

父母经常指责他,认为他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渐渐的爱德华变得越来越粗鲁、吵闹、恶劣、没爱心、脏乱,以前那个阳光善良的小男孩不见了。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而缺少对孩子的赞赏。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一点事情没做好,家长就会放大那些问题,指责孩子,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
“你就不是做事的人,放着我来。”
“说了多少遍了,还写错,笨死了。“
“撒谎精,嘴里一句真话都没有。”
······
有时候都不只是语言,家长怎样看待孩子,会不自觉地在态度、眼神、语气上表现出来,也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而影响了孩子的行为。
绘本中,正是父母的种种负面评价把爱德华变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男孩。
如果爱德华的父母不再指责批评他,而是积极地看待他,经常给他鼓励和赞赏,情况又会怎样呢?
绘本接着描述道:
爱德华喜欢踢东西,有一天他踢飞了一个花盆,父母说:“爱德华,我看见你种的花,长得很可爱,你应该多种一些植物啊。”
从此爱德华喜欢上了种花,越种越好,连隔壁邻居都来请教他。
爱德华把房间弄得很乱,把衣服都丢在窗外,这些东西恰好掉在一辆车上,车上的东西都是要捐给穷人的。
父母说:“爱德华,谢谢你捐出这么多东西,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那天起,爱德华经常捐赠旧衣物、书籍给穷人。

爱德华有时还会有点不爱干净、粗鲁、邋遢、恶劣,但父母不再恶语相向,他们总说爱德华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他也有很多优点,父母选择放大爱德华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

慢慢的,爱德华真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子。

父母的期望、欣赏、信任和鼓励,是有能量的,它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紧盯着孩子的缺点,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改变,而是唤醒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研究发现,如果家长能帮助孩子建立较高的自尊水平,孩子就会自己向自己提要求,自我激励。
父母对孩子正面的期待,包含着对孩子的接纳、尊重、欣赏和信任,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也会更有力量去实现目标、战胜困难。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小,做不好事情,于是不放心让孩子独立做事,忍不住插手帮孩子做,结果孩子因缺少尝试和锻炼的机会,动手能力低下,自理性、独立性差。
而另一类家长却充分的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做事,刚开始做得不太好也能给孩子包容和鼓励,让孩子不断尝试、训练。渐渐地,孩子做得越来越好,成为了家长期望中的样子。
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不自觉,于是干预很多,经常监督、唠叨、批评孩子,这会让孩子有一种被怀疑的感觉,也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于是更容易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
而有些家长,却始终相信孩子可以学得好,也许常常出现困难和问题,但他们对孩子的信心从来不改变,于是不会过度焦虑,常常鼓励孩子,给孩子充分自由的空间去管理学习。
这样民主、充满信任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产生自我驱动力,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童年的时候,父母都会给她和哥哥立规矩。比如:当他们问放学后可以玩到几点回家,父母则会反问他们“你觉得几点前回家比较合理?”
商量决定后,父母就不再每天盯着,她和哥哥感受到信任,也就很好地执行了下来。
米歇尔很感激地说:
“母亲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种沉着的自信在支撑,那就是把我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大人。”
米歇尔的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足够自律的大人来对话,教育中充满了尊重、信任,于是,孩子便能成长为这样自律、成熟的大人。
因此,千万不要轻视你看待孩子的眼光,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你认为孩子懒惰、不自觉、爱撒谎,他就会慢慢成为这样的人;反之,你打从心底里认为孩子就是独立、懂事、自觉、优秀的,他就会这样要求自己,最终成为这样的人。

智慧的父母,即使在孩子犯错或挫败的时候,也能从中找到孩子值得肯定的品质,以一种积极的目光去看待孩子。

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可以告诉孩子:
“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是平时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只要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提高的。”
在鼓励和称赞孩子时,首先应该真诚,为了达到目的,假装出来的欣赏和信任,是会在其他地方暴露的,也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
所以,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态问题,学会欣赏孩子,从心底里尊重、接纳、信任他。
其次,要具体、详细针对孩子的某项品质或表现来称赞,不要太过笼统、随意。
最后,多称赞孩子的努力、认真的态度、过程等可以改变的部分,这样有助于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更加积极乐观,懂得在这些可以改变的部分下功夫。

文章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