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开放大学

合肥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 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7-04-24  阅读:6501

合肥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

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民政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体育主管部门、团委、科协: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410号)精神,大力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建成学习型合肥为目标,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以社区教育四级网络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和发扬合肥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2020年,全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标准化建设初显成效,社区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依托合肥终身学习网,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畅通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通道。合肥终身学习网实名注册学习人数达到150万人,网站浏览量达到5000万次。增创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2个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2个国家级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县,20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培育一批社区教育活动品牌、社区学习团队和“百姓学习之星”,试点推进“市民学习家园”建设,全力打造“尚学之都”。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基础能力建设

1.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大学(市级)-社区教育学院(县市区)-社区学习中心(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村)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探索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标准,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社区特点、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依托合肥社区大学设立合肥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各县(市)区可依托职教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成立社区教育学院,明确组织架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

2.明确社区教育机构职责。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具体负责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相关业务指导、教育示范和项目评估等。社区学习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活动、指导社区学校工作,培育社区教育活动品牌,打造社区教育特色。社区学校依托“合肥终身学习网”数字化资源,根据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办好居民“家门口学校”。

3.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和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加强对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引导支持,分类研究制定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标准。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让居民在新型的、互动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团队成员的共同智慧、学习方法,展示各自学习能力,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各类组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4.加强社区教育示范单位创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单位在体系构建、资源共享、投入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市民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城区以创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为主,县(市)以创建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县为主,街道(乡镇)以创建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到2020年,基本做到社区教育创建工作全覆盖。

5.试点推进“市民学习家园”建设。根据不同社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探索“市民学习家园”建设模式,逐步构建市民“十五分钟学习圈”。注重为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残疾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学习服务。发挥“市民学习家园”的核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单位建设,构建“市民终身学习圈”。

(二)整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6.开放共享学校资源。积极推动学校与街道(乡镇)、社区合作,有组织地做好在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的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总结经验。引导和支持各类学校向社会开放共享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鼓励社区和学校共同培育社区教育活动品牌。探索推进中小学教师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习中心和科普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7.综合利用社区资源。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校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区文化中心、老年大学、妇幼活动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养老托幼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机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拓展社区各类场所的教育功能,推动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各类场所设施统筹、信息共享、服务联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各类资源,发掘教育内涵,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效益最大化。

8.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提高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的开放共享水平。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学习场所和设施,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便利。引导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有效供给。

(三)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

9.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系统、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不断加深理解认同,成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积极开展各类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宣传以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成宣传社会正能量和弘扬核心价值理念的浓厚社会氛围。

10.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积极开展面向社区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成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其组织和服务居民的能力。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探索推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布“合肥市全民阅读活动推荐优秀图书书目”,供市民选择阅读。

11.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和载体。按照“一街一品、一居一特”要求,持续推动社区教育活动品牌培育,社区学习团队和“百姓学习之星”遴选活动。进一步整合利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体验点建设,建立开放型终身学习资源体系,提高终身教育服务能力。面向社区居民,积极开展才艺展示、成果展览、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12.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居民生活各方面。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饮食和医药的研究阐释,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成果展、传统文化艺术汇演和经典诵读等活动,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引导和支持社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作,开设非遗作坊、非遗大师工作室,传承和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宣传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规范,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节俭养德文化等,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

13.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依托合肥社区大学,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通道。实现个人学习信息存储、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与转换,发放“市民终身学习卡”,激励市民终身学习,建立市民终身学习账户和管理系统。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开展终身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工作。建立市民终身学习档案,为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积累与转换提供平台;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行业领域的能力标准,作为课程标准和学习成果认证的基础,推动办学主体之间学习成果的合理互认和相互衔接。

14.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全国数字化社区教育推进行动”试点项目的实施及推广,对接“智慧合肥”建设目标,完善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做好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推广,每年完成2-3个试点项目建设。依托合肥社区大学,加大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合肥终身学习网的注册率和点击率。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微视频、微讲座、微课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开展微信学习平台建设,完善线上学习激励制度,激发广大市民网上学习兴趣,延伸数字化学习的服务模式,倾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学习教育需求。

(四)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

15.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推进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组织实施老年人学习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开展老年人感兴趣的学习课程,引导老年人开展读书、讲座、研讨、参观、展演、游学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引导和支持老年人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建立学习团队,加强对老年学习团队的培育、支持、管理和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老年教育的参与率和满意度,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16.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依托合肥市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普及宣传科普知识、自护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探索建立社区少先队组织,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引导和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院校在校学生到社区教育机构参加志愿活动,充实社区教育机构师资和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和家长课堂,开展有利于社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体验活动,填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时间衔接真空。

17.广泛开展多元社会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面向辖区居民免费开展社会培训,鼓励农民采取“半工半读”形式,就近接受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面向行业企业,大力实施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和在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农村贫困劳动者脱贫培训、在岗农民工转岗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学校针对新市民、妇女、青少年、退役士兵、失业者、低技能者、残疾人和老年人开展各类短期培训。

(五)推动社区教育品质提升工作

18.完善终身学习数字化网络平台。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合肥终身学习网”,为市民提供公益性的开放学习服务。推动各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的个性化建设,完善市级平台与各区学习平台的数据连通,打造全市互联的智能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硬件建设,拓展网络带宽,到2020年,能够支撑500万级用户服务,至少2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多节点、分布式的资源存储网络,适应海量学习资源的对外开放和优化用户体验。开发微信学习平台、完善移动APP等向市民提供智能化、基于位置、社交化的学习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强平台维护、课程建设维护能力。

19.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依托合肥社区大学加强全市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加强对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课程开发的业务指导。开展学习需求调研,结合合肥人文历史和民俗民风等特点,建设一批本土化特色课程资源;鼓励各县(市)区、街道开发、推荐、遴选、引进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推动课程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引导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探索制定课程超市和学习地图的准入标准,鼓励各类院校、中小学、幼儿教育机构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合肥终身学习网”开设在线课程,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

20.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校要配备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和志愿者。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落实有关政策和要求。引导和支持社区充分调动辖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有学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闲者”的积极性,充实社区兼职教师队伍。发挥辖区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社区加强对辖区内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社区教育骨干培训力度,市本级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教育专干培训。各县(市)区、街道要常态化组织社区教育骨干培训,不断提升社区教育骨干的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鼓励在肥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社区教育相关专业,鼓励引导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教育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提高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事业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成立由政府主导的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相关工作的规划、协调、检查和指导。强化教育部门的统筹协调、规划研究、标准制定、指导管理、监督检查、公共服务等职能。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教育部门要积极完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把开展社区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牵头做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确保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把社区教育工作作为街道管理创新、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并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部门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区教育提供必要支撑,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科协要将《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及科普能力建设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体育部门要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在社区的实施。团委要加强对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帮助社区少先队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

(三)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推动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化,宣传和推进社区教育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典型,引导和支持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外包、委托管理等形式,吸引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教育。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区教育发展。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助社区教育或举办社区教育机构,并依法享受有关政策优惠。

(四)完善督查评价机制。把开展社区教育督导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社区教育统计制度,加强对社区教育专(兼)职工作者、专(兼)职教师、志愿者和社区教育发展情况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建立社会第三方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定期开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测评。

(五)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平台、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媒体的宣传推广,大力宣传全民终身学习成果以及终身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合肥社区教育推进发展的过程、亮点与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浓厚氛围。坚持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深入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深入社区、深入人心,深入持久地开展。

 

 

 

合肥市教育局      合肥市民政

 

 

 

 

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合肥市财政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合肥市体育         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

 

 

 

 

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7424日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