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合肥电大系统2018年党员教育培训侧记
七月,骄阳似火,但比骄阳更为炽烈的是党员们的学习热情。2018年7月17日,为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讲忠诚、严纪律,学校党委组织全市电大系统党员奔赴延安,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党员教育培训。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心中的圣地。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出发!我们满怀期待,去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去开启一场红色心灵之旅。
7月18日
开班仪式
学习的第一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兄弟院校——延安广播电视大学,在这里举行了开班仪式,陈利生教授为我们做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专题教学。通过学习,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扭转乾坤、创造辉煌的历史。
参观宝塔山 (第二党支部)
下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宝塔山。宝塔山古称嘉岭山,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也是革命圣地的象征。登上宝塔山,圣地延安的全貌一览无余,我们细细体会着“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壮阔景象,怀念着延安岁月,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绩。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第四党支部)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第一党支部)
之后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由6个面积相等的展厅组成,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以七百余幅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标、场景复原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
接着我们来到了王家坪革命旧址,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曾是中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王家坪,延安市委党校的冯东红教授现场教学,为我们深情讲述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特殊父子情。我们感受到领袖铮铮铁骨中透露的柔情,感动于领袖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风范。
离退休党支部支委陶余新同志上党课
晚上,离退休党支部的支委党员陶余新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通过学习,我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感受到了老党员们对党的满腔热爱、不忘初心。
7月19日
今天一天安排的都是实践学习。我们先后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并观赏了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内凤凰山下,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以及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等许多重要会议,做出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移等重大决策,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抗日战争,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区西北约3公里处的杨家岭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此领导中国革命。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观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党支部)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在抗大延安总校旧址上修建。纪念馆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展室,共展出馆藏文物、新征集文物162件,珍贵历史文献、相片和图表资料445幅。运用半景画、场景复原和仿真雕塑等艺术手法和高科技、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抗大的历史风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大的战斗历程和辉煌业绩。
晚上,我们在东方红大剧院观赏了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从上海来到延安的女大学生白燕明,与两位红军战士欧阳坚、拴柱之间的战斗、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故事。红秀以全媒体、多角度、多项科技结合的全新形式将静态的平面展览变成了真实的历史画卷,以史诗般恢弘的场景和突破性的剧场格局展现了为理想与使命投身革命的年轻人们的火热青春。
7月20日
张学尚教授作讲座
上午,在延安石窟宾馆的1号教室,我们聆听了张学尚教授《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讲座,了解延安精神形成的基础、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时代价值,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观知青博物馆
下午,我们参观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和鲁艺革命旧址。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位于枣园路中段,博物馆通过平实质朴的设计语言、相对成熟的高科技手段、综合的陈列展示方法,再现了当年两万八千名北京知青同延安人民一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用青春汗水和聪明才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传播知识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历史。
鲁艺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鲁艺”全称“鲁迅艺术文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鲁艺”在革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新文艺圣殿”。
晚上,我们体验了激情教学,学唱了陕北民歌。党员们在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和深入灵魂的情感共鸣中,感受着如火如荼的激情岁月。
三天的学习时光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离别的时刻。在这里,我们追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开启了一场红色的心灵之旅。在这场红色的旅程中,我们了解了延安、领会了延安精神,思想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净化。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延安精神落到实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作为电大教师,还应肩负起传播红色文化的重任,在学生心中播撒红色的种子。未来,延安精神将继续鼓舞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市终身教育事业作出我们电大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