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开放大学

五里墩街道多维度助力红色教育推陈出“新”

发布时间:2024-05-13  阅读:26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深挖用活辖区红色资源,创新创优理论宣讲品牌,通过整合资源、夯实阵地、培育队伍等一系列举措,多维度发力,助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

青年先锋说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振英老人

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着力焕发“新”生机。五里墩街道淠河东路不足900米,却有300多人获得国家功勋章和纪念章,500多人参加过“两弹一星”核试验,500多人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3000人参加过预警机研究。为进一步整合这一条“英雄之路”上的红色资源,街道推进抢救性挖掘志愿军老战士口述史料的“红色口述史”项目,采取老兵访谈、专人整理、录像留存等方式收集编印200余万字的《抗美援朝人物史料集》、拍摄20余部人物专访视频,把他们的革命故事挖掘整理出来;开展“青年先锋说”活动,组织街居55名年轻同志对辖区28名老战士、老革命、老英模进行采访,收集“好故事”,力争还原真实的英雄历史事迹;收集老战士、军工专家和重大工作建设勋章、实物、影像资料,把抽象的红色资源化为可视、可读、可感、可触的党员教育作品。

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重新开馆当日党员群众进馆参观

推进红色阵地融合,着力构建“新”路线。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延续红色口述史项目建成红色口述史馆,又建造弘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五类691名好人事迹的蜀山好人馆,打造以宣扬抗美援朝精神为主的淠河路红色文化街区。近期又与核工业二二一离退休人员管理局合肥管理处开展党建共建,对“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进行提档升级。升级后新馆布展面积150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设置为“事业篇”“精神篇”和“幸福篇”三个展区,有500多张两弹研制过程的历史照片、40多件珍贵实物和模型展品,展现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迈强的艰苦创业历程。同时,整合街道、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和文化广场、架空庭院、平房小巷等资源,将教育阵地不断向基层延伸,打造既贴近群众又覆盖全域的宣讲“微矩阵”,形成以红色口述史馆、蜀山好人馆、“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淠河路英雄街的“三馆一街”主阵地,“十站多广场”微阵地组成的红色党员教育矩阵,党员教育辐射力不断扩大。

合肥市社科联一行参观红色口述史馆 感受革命精神

培育红色宣讲队伍,着力讲好“新”故事。加强与省内知名专家学者沟通合作,先后邀请省市委党校、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警官学院等高等院校理论专家担任“特约老师和宣讲员”,通过引入“最强外脑”持续推动宣讲队伍建设。本着“单位推荐、自我展示、居民认可”的原则,重点从党务工作者、先模人物、优秀志愿者、街居中层干部中择优选聘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同志组建街道先锋宣讲团,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街居干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做法,持续扩大宣讲团队伍,并通过宣讲员展演评比等活动,锤炼宣讲能力,提高宣讲水平。目前街道宣讲团现有成员591人,设有“红色口述史”“理论轻骑”“身边榜样”“青年先锋”等7支宣讲小分队,还组建以“30后”老英模、“60后”老党员、“90后”新生代、“10后”红领巾为骨干的四代宣讲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建党百年、涵养廉洁文化等主题深入全市各大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集中巡回宣讲,2023年共开展宣讲近300场。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