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开放大学

亳州路街道鲁园社区学校:非遗小课堂--皮影传古韵 非遗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4-08-26  阅读:22

皮影戏,作为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鲁园社区8月21日下午,“阳光起航非遗小课堂”带青少年们亲手揭开皮影戏的神秘面纱。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亳州路街道鲁园社区学校联合中国康养楠山有约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阳光起航非遗小课堂--皮影传古韵 非遗润童心”活动。


   活动现场,巾帼志愿者首先用皮影戏视频开头,引导青少年们进行讨论,慢慢的谈及古代做动画的工具皮影,巾帼志愿详细的介绍了皮影制作的工艺流程和皮影戏的历史文化。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巾帼志愿的指导下,青少年们进行皮影手工创作,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彩色颜料涂色,用剪刀把上好色的人物剪出来,最后再把剪好的胳膊、腿等关节处用打孔器打孔和固定,安装上操作杆。当亲手制作的皮影在灯光下活灵活现地舞动起来,青少年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通过皮影的学习与制作,青少年们走进了历史的长河,领略了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青少年们又自己创作起了剧本,每一位小朋友都非常认真,大家在用笔在本子上记着好台词,排练完毕,在社工的帮助下进行皮影表演。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依托皮影制作环节,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协调能力,还让青少年了解了皮影戏这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鼓励青少年珍视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