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撮镇镇老年学校国学课——从《论语》学习中感悟人生快乐
9月24日上午,在撮镇镇老年学校国学课堂上,30多位国学班的老年学员兴趣盎然跟着孟祥运老师继续学习《论语》。大家在孟老师引领下,透过简练而优美的古典文字,感悟国学精粹中蕴含着的人生快乐。
今天的国学新课,孟老师围绕“乐”字,带领学习《论语》中的三段语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五立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课堂上,孟老师的讲授深入浅出,沉睡在古籍中的深邃“乐”意,在他的讲解下变得鲜活起来被学员们理解和接受:
学习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学习-实践-内化的循环,恰与老年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共鸣。学员老王(70岁)高兴地说:“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丰富自己,让晚年生活有了‘日日新'的期待,非常令人高兴。”
交友之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员老李(62岁)畅谈体会:“在老年学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一起,谈天说地,交流感情,特别是自己遇到困难时,和大家说说,能够得到帮助,真是其乐无穷”。
助人之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应当具备仁爱之心,能够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帮助他人获得精神满足,这不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社会的和谐之基,是源于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统一的价值取向”。学员们在讨论交流中一致这样认为。
知足之乐。“‘……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年人一定要有知足感”,学员老郭(72岁)这样认为,“要能够抵御外界的干扰,尽自己所能去行事,同时以顺其自然、乐观坦然的态度去面对结果,别人爱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便能提前享受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和快乐,就能健康长寿。”
孟老师凭借深厚的学识底蕴,从晦涩的语句剖析到通俗的故事讲解,从历史典故到现实生活,将知识娓娓道来,不时与学员互动,让古老的智慧与当下老年人生活紧密相连,语言更是形象生动,课堂上不时爆发阵阵掌声。
(撮镇镇老年学校 袁庆华 姚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