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学习:合肥开放大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不但拓展了合肥开放大学的办学渠道,也推动了开放教育创优提质。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2025年3月14日,合肥开放大学与安徽家仕优护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大海家政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安徽省头部家政企业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合作旨在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合肥开放大学奋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创优提质,非学历教育不断拓展,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展现出开放大学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合肥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江浩对本刊表示,学校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助力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合肥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中体现开放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
为培养社会工作复合型人才,学校与合肥市民政局合作,挂牌合肥民政开放学院,开展学历提升、持证率提升、实务能力提升等3项工程。目前已联合培养具有本专科学历人才200余人,为社区服务和治理创新提供了专业支撑,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
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学校积极与市工会对接,开设劳模工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学历提升班,为其提供学历提升服务。
“春雨学堂”是合肥开放大学举办学历继续教育的一大亮点。2023年12月,学校与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庐州女子监狱)合作成立“春雨学堂”,开设义务教育辅修和中专教育分层教学,开创了安徽省内开放大学变“刑期”为“学期”的先例。创新开设就业指导课,为临释学员搭建就业“桥梁”。学校希望通过“春雨学堂”,帮助未成年犯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协同育人模式让未成年犯有了新的开始,2024年10月,“春雨学堂”中专班首批16名学生毕业。下一步,学校将积极争取安徽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的支持,推进监狱学历提升项目向开放教育本专科发展。
让老年教育泛在可及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2020年9月,合肥开放大学增挂“合肥老年开放大学”校牌,进一步探索老年教育创新发展。 江浩表示,学校坚持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相结合,坚持将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坚持将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与开放大学建设相结合,以培养新时代“三有”老人为目标,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老年教育首先要提高可及性,要从面向部分群体的离退休福利转变为所有老年人皆可获得的终身教育福利。目前,合肥老年开放大学在庐阳区、新站区各设有1个校区,累计辐射周边社区居民和中老年学员近万人次。学校发挥体系优势,促进老年教育向农村、基层和社区延伸。2025年,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巢湖分别依托县(市)区级开放大学成立县(市)区级老年开放大学,全面增加老年教育供给。 师资问题是老年教育的痛点和堵点。长期以来,合肥市老年教育师资缺口大,兼职教师占比高,且培训机会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以来,学校联合市教育局,每年举办“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教师”活动,致力于挖掘全市各行各业具备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有志愿服务精神的民间“能者达人”投身到老年教育中。此举既为老年教育引入源头活水,也为教师搭建起交流展示的平台。2018年至今,已有244名教师从“能者为师”活动中脱颖而出,活跃在各县(市)区社区老年学校一线。2025年6月,已开展第一批合肥市“能者为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评选工作,让选拔产生的“社区好教师”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从而培养一批“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高层次骨干教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老年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还特别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举办了合肥市老年学校管理干部培训班、合肥市老年学校教师培训班。通过培训,全市老年学校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以数字化塑造开大新优势
数字赋能既是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也是开放大学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合肥开放大学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在教育数字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学习资源数字化。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学校围绕开放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与安徽省民政厅、安徽开放大学共建“安徽慈善课堂”,开发社会工作类课程132讲、共4000分钟。学校自主办学的合肥职工科技大学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建36门网络课程资源。在终身教育方面,自建24门老年教育课程,15门家庭教育系列微课。2025年5月,学校录制的“智能手机应用”课程获评教育部2024年“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资源,并在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展示共享。
管理服务数字化。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对日常管理细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发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辅助平台,实现学生学籍、教学计划、考试成绩、论文指导、教师酬金等一体化管理,为推进一体化办学提供平台支持,进而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出错率,提升了业务部门的管理效能和支持服务水平。此外,学校还设计开发了合肥职工科技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教学管理数字赋能、管理增效。
终身教育数字化。学校面向社会推出合肥终身学习网和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平台。2024年,合肥终身学习网完成全新改版升级和适老化改造,以“‘合’你e起学”为主题,推出合学指数、合学地图,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服务合肥全民终身教育的主要平台。
江浩说:“在积极发挥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的同时,学校还在认真思考如何在服务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中脱颖而出,数字赋能的落脚点又在哪里。”
一是要注重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学校通过开展系统的数智技能培训、教学创新培训等,促进教师掌握数字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方法,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数智化教学能力,并持续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模式变革。
二是要促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开放大学服务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积极与上级和兄弟开放大学以及行业、企业开展合作,不仅引进外部的精品课程资源,也挖掘开发本地特色课程资源,提升优质资源的匹配度。
三是营造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的生态环境。学校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招生、教学、管理、服务、技术等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跨部门协作探索各种数字化应用场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符合办学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发展规划、干部队伍、教师培养、教学科研、考核评估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
回顾合肥开放大学的探索历程,江浩表示,地市级开放大学的价值,在于成为扎根地方的教育共同体。她坚信,只有将办学重心深深融入城市发展脉络,以服务“城市所需”和人的全面发展来定义开放大学的社会价值,才能彰显开放大学的生命力。“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在开大、愿来开大、信赖开大,这是开放大学的办学初心,也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 2025年6月刊(总第115期)